首頁 > 精品范文 > 當代大學生消費觀現狀
[論文摘要]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超前的消費觀念和滯后的消費實力之間的矛盾使得消費結構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和不合理性,因此對大學生的消費現狀進行研究,對于其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人生觀具有重要的社會和經濟意義。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現狀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80后出生的當代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因此父母對待孩子的溺愛在這一代人身上表現的最為突出。他們出生后的生活環境正是中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特殊的社會環境造就了特殊的消費群體。本文針對大學生的消費現狀進行分析,以便使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人生觀。
一、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
1.消費來源
2007年10月筆者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河北工程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進行了大學生消費狀況的問卷調查,據調查89%的大學生的消費來源于父母,只有少數的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靠勤工助學、家教、在外打工等方式賺取自己的生活費用,約占8%,另外還有3%的學生靠貸款、助學金和補助。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大學生的消費來源趨于單一化,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不提倡較早的踏入社會,使得學生不能較早的獨立。wWW.lw881.com(2)有的學生想找家教掙生活費,迫于專業的限制(因為很多家長喜歡找師范院校的學生做家教),很多學生被拒之門外。(3)現在大學生大部分是80后的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在經濟上對父母存在一定的依賴性。
2.消費結構
目前大學生的消費構成呈現多樣化的趨勢,主要包括基本生活消費、學習消費和時尚消費。由調查問卷顯示:基本的生活消費呈現下降的趨勢,而學習型消費和時尚消費呈現出上升的趨勢。自高考擴招以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與日俱增,為了畢業之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很多大學生不得不充實自己,在學習方面的消費也比以前大大增加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參加各種等級考試的報名費、資料費,包括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考試等。(2)由于目前的就業壓力,大學生考取各種證書的培訓費在逐年增加,例如對于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主要有造價師證書,施工員證書,cad繪圖員證書等等。(3)隨著社會的發展,電腦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當今大學生來說電腦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目前此專業的大學生的個人電腦擁有量也呈上漲趨勢。
除了學習型消費成上漲趨勢外,時尚消費也呈上漲趨勢,手機、mp4、數碼相機等高檔消費品不斷涌入大學生的手中。
3.消費存在的誤區
根據調查顯示,目前工程管理專業大學生不良消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盲目性。大學生跨入大學校門,就開始了獨立理財的階段,但其理財能力較差,開支沒有計劃,使得消費時失去理智,因而形成盲目消費的現象。例如:大學生在選擇消費品時,用在學習、就餐方面的費用偏低,而用在交際、娛樂方面的費用偏高,形成超前消費的習慣。
(2)前衛性。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不僅希望商品能夠在實用性方面滿足個人的需要,還希望商品能夠讓人在使用和觀賞中獲得精神的愉悅與心理的滿足,因此過節聚會、生日聚餐、親情消費、畢業宴會等已納入到大學生的正常消費范圍之內。如今大學生的消費已超越生存型消費,主要表現在:追求品牌、崇尚權威、追求新穎時尚、體現個性等方面。
(3)攀比性。在調查中發現,當今大學生自我認識能力差,自信心不足,虛榮心又較強,在平時的生活中總是有意無意的和身邊的同學做比較,導致最后形成人格上的缺陷。例如:有的同學看到身邊的同學買了一件名牌衣服,用著一部手機,自己也不甘落后,情愿節衣縮食,想盡一切辦法也要滿足自己的欲望;甚至有的女生為了美容,一次又一次的向節儉的父母開口要錢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4)過渡性。如今的大學生普遍存在著一些超前的消費觀念,例如:通訊費用、老鄉聚會、戀愛消費等名目繁多。另外,談戀愛在大學校園里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咖啡屋,酒吧等場所也成為戀人經常光顧的地方,戀人之間互贈的禮品也越來越高檔,類似于這樣的消費都大大超過了目前大學生的經濟承受能力。
從消費結構可以看出,總體來說大學生的消費方式是健康、積極、科學的,但是也有一些大學生的消費結構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大學生還沒有正確的消費觀念,還需進一步教育和引導。
2.構建當代大學生消費文化
(1)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正確消費觀。消費觀是使用一種價值判斷來衡量事物,指導消費的觀念。正確的消費觀必須明確消費是為人的個性的發展和素質的全面提高服務的。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如何消費將極大的影響著個人以后的發展。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學生要想將來有所作為,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而不是過度的追求物質生活的消費。針對現代大學生的狀況,我們要強調合理適度消費,反對過度消費、超前消費,強調合理性消費,反對非合理性消費。
(2)建立合理消費結構,培養理性消費行為。在當今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消費時尚瞬息萬變,大學生應克服從眾心理,合理調整自己的消費結構,提倡科學、合理、發展型消費,反對愚昧、頹廢、短視型消費。因此,大學生應該在保證食物消費的前提下,增加學習型消費的比重,減少時尚型消費的比重,適度消費,讓更多的消費用于服務個人發展的項目,使大學生能夠理性消費。對學生個人來說,這一時期形成的道德觀念可能會影響他一生的消費行為,并且與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關,因此學校、社會和家庭都應該全力的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參考文獻:
[1]張迪:大學生消費市場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5,(12):141~142
關鍵詞: 消費習慣 原因剖析 學生管理
大學生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大學生在消費方面存在的問題。只有通過對大學生消費習慣和消費狀況的研究和分析,不斷探討總結出形成原因,進而掌握引導消費的方法,使大學生由當前消費模式向綠色―理性消費模式轉變。這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管理工作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習慣形成原因
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習慣存在三個顯著特點:第一,大學生之間消費差異逐漸擴大;第二,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已經發生轉型,不再是傳統的以衣食住行為主,享樂型消費比例不斷增大;第三,大學生的消費計劃性不強,規劃不完善,波動性消費增多。
大學生消費習慣的形成離不開大學生自身主體和客觀環境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首先是主觀方面,當代大學生是朝氣蓬勃的新一代青年群體,樂于迎合潮流,追求個性獨立與張揚。人際交往中有攀比傾向,面對社會上各種誘惑,某些大學生缺乏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加上易沖動的性格特點,導致一些不良消費觀形成[1]。其次就是客觀環境諸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影響方面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在孩子身上可以反映這個家庭的方方面面,反之亦然。一個家庭的教育方式、生活環境等對孩子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當說到家長的問題,總有人會不以為然,認為父母對孩子好是天經地義的,愛護和讓他們專心學習是所有家長的天職。家長對孩子的愛自然是無可厚非的,但在愛的同時,讓他們養成不良消費習慣則值得我們深思。
(1)家庭經濟收入
家庭經濟狀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學生群體的消費水平,但不同家庭收入的學生在生活消費方面趨于一致。孩子從小不會感受到家庭的經濟壓力,因為家長從不會把家庭的經濟狀況納入到子女的成長過程中。即使收入一般的家庭,在子女步入大學之后,也會盡可能滿足其在各方面的要求。但在娛樂消費方面,家庭收入一般的學生會更加嚴謹。
(2)家長文化水平
文化水平間接影響家長的就業情況,這也是造成各家庭收入差異存在的主要原因。文化水平還與孩子的成長教育直接關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一旦受到理性消費的引導,會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3)家庭人口規模
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兄弟姐妹的缺少,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消費過程中追求時尚,彰顯個性體現。而有幾個孩子的家庭,負擔較重,在消費方面,每個孩子能得到的消費金額相對較少[2]。
(4)家庭教育觀
家庭經濟狀況的不同,使得各家庭之間形成不同的消費觀,直接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習慣。有的家長存在不良心理,逐漸使孩子形成不良心理。相比之下,農村家庭子女多,家庭負擔重,教育孩子要量力消費,由此與別人的消費水平產生差距,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和仇富心理。
2.社會影響方面
(1)社會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人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顯著提高,推動消費水平的上升,因此在孩子身上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3]。經濟水平決定消費水平,全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給消費提供了豐厚的經濟基礎。
(2)媒體信息
當代大學生作為一個龐大而特殊的消費群體,各大商家自然不會放過這一巨大的消費市場[1]?,F在的商家在推廣商品時越來越具有針對性,五花八門的宣傳廣告,刺激消費的宣傳方式,讓青年大學生應接不暇。因為父母更愿意在孩子身上花錢,所以大學生這一消費群體廣受商家青睞。從產品設計、包裝、推銷到代言人的選擇都緊跟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潮流。隨處可見的廣告宣傳,不斷刺激著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
(3)科技發展
近兩年淘寶、天貓等網絡銷售平臺和支付寶等支付軟件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消費的便捷性,交通的便利,公共服務的到位,讓當代大學生更愿意消費。網絡的普及和快速的信息溝通,使大學生在及時了解外界實時動態的同時,接觸到更多的產品宣傳。有數據表明,最近幾年來,大學生在網絡領域的消費額不斷刷新。
(4)國外文化普及
隨著國際間合作越來越緊密,我國傳統文化受到外國文化的沖擊。當代大學生受國外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超前消費主義思想強化[4]。
3.校園影響方面
消費問題雖然一直廣受外界關注,但大學校園的重視度依然不夠。學校對大學生合理消費缺乏妥善引導,是導致當代大學生消費弊端顯現的重要因素。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形成原因剖析
當代大學生理財意識淡薄和理財知識欠缺[5],從小不用考慮收支的當代大學生進入大學之后,自己掌握著消費支出,使很多學生陷入迷茫,此時跟風消費現象便會出現,再伴隨攀比心理作祟,很多學生的消費便出現混亂現象。金錢管理意識的欠缺是造成盲目消費和沖動消費的主要原因。除了上述主觀因素驅使,以下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不容小覷。
1.各生源地區家庭收入不平衡
據權威調查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水平存在嚴重兩極分化的趨勢。經濟水平決定消費水平,就經濟來源而言,根據湖南工業大學對在校共359人進行的調查[6]和基于南京N所高校[7]的調查數據分別顯示當代大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其中高達90%的大學生的消費來自父母供給,親友幫助和勤工助學等其他經濟來源只占很少比例。所以當代大學生消費開支數目主要取決于家庭收入狀況,直接表現家庭的貧富差距[1]。
2.大學時期的特殊性
大學一直被認為知識殿堂,但隨著國家教育的普及,大學生總量不斷攀升,學生個體對知識的要求卻在下降。同時限于目前教育現狀,高中時期屬于束縛式教育,一旦進入大學,很多學生釋放了“天性”,不注重學習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5]。與之前高中階段強大的學習壓力不同的是,大學是全自我管理式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很多學生會在自我放縱中迷失自我。所以,及時讓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尤為重要。
3.社會需要的人才類型趨于多元化
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結構明顯趨于多樣化,并且由以往學習型消費向人際交往和網絡通訊消費傾斜。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各方面的人才需求逐漸增加,不少企業形成既注重高學歷又重視技能的觀念,因此,學歷已不再是人才競爭中的唯一指標,使不少大學生更注重人際交往而忽視學習[3]。
三、綠色―理性消費模式
綠色消費也稱可持續消費,是一種以適度節制、避免或減少對于環境的破壞,并以崇尚自然和保護生態為特征的新型消費行為和過程。不僅包括購買綠色產品,還包括物資的回收利用、資源的有效使用,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等內容,是一種兼具環境意識和健康意識的高層次理性消費[8]。綠色―理性消費是一種新型的消費模式,是建立在適度消費基礎之上的環境友好型消費。由于當代大學生在消費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對該群體的消費引導迫在眉睫,但僅向理性消費模式轉變是不夠的,在全球環境保護呼聲中,綠色―消費模式逐漸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當代大學生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同時是未來社會的主要勞動資源,在大學期間進行合理的綠色消費引導極為重要。
參考文獻:
[1]張熔.基于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6):183-184.
[2]榮梅生,明麗娟,馬文靜,紀小平,熊韻波.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調查與分析研究[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4(5):44-49.
[3]楊春紅,吳楚明.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分析――以淮陰師范學院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5(15):84-87.
[4]陳霞,曾媛.從物質主義到后物質主義:青年綠色消費模式的建構[J].當代青年研究,2015(4):51-56.
[5]滕雨汐,楊亮.我國大學生消費與理財現狀及建議[J].對外經貿,2015(3):151-152.
[6]羅超良.當代大學生經濟狀況調查分析及建議[J].經濟研究導刊,2012(3):304-306.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消費呈多元化趨勢。我國青年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也發生了劇烈變化。高校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直接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關注我國當代青年消費現狀,分析了當代大學生消費現狀的成因,并從大學生自我定位、消費文化和大眾媒體三個方面探求引導我國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的路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我國青年;不良消費觀;高校大學生
青年是人類消費活動中最活躍、最有生氣、消費量最大的消費生力軍。青年消費觀是指青年從小受家庭收入水平、學校理財教育以及社會各種消費思潮影響所形成的對金錢的支配理念與習慣。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經濟發展,消費呈多元化趨勢,青年的一些不良的消費觀也隨之產生,從而形成一個不求上進、追求個人利益、心理失衡、心態歪曲、缺乏社會、家庭、集體責任感的群體。
一、不良消費觀表現
第一,從眾與盲目消費。大學生們涉世不深,缺乏分析,不作獨立思考。消費時容易隨大流走,追趕時尚,與他人攀比,因而盲目從眾消費。
第二,情感消費支出過渡。當代大學生們為撐面子等花在請客上面的支出大大增加,消費越來越情感化。
第三,消費比例不均。當今青年物質消費大踏步向高檔層次發展,精神消費則嚴重滯后;重娛樂消費又輕讀書學習。這種消費結構的畸形狀況,在當今青年圖書報刊消費的疲軟上表現尤為突出。同時物質追求至上,享樂主義至上,出現了明顯的消費主義傾向。
二、不良消費觀成因
(一)主觀原因。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在《動機與人格》一書中把人的欲望分為五個層次: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在需要層次論中,尊重需要處于較高級的第四層次。大學生有著強烈的尊重需要,表現在消費領域,就是對物質生活的高追求。他們希望用富裕的物質生活來充實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滿足和心理的平衡。這種現象的擴散,會在一定范圍內形成重物質消費的風氣,同時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質享受時,在群體消費行為中往往會滋生獨領的畸形心理。這樣,相互攀比現象就有了產生的土壤。同時這些偏頗的消費也導致大學生重物質消費,最終使消費走入誤區。
(二)客觀原因。
1.社會原因。首先,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發達國家的消費主義文化對我國意識形態造成了強烈的沖擊。當代大學生在這個開放已經不可逆轉的世界潮流下,在吃麥當勞,飲可口可樂,看“美國大片”時,無形中接受了西方資本主義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其次,社會上非主流的享樂主義消費觀等不良風氣也直接影響到了大學生的消費觀。
2.家庭原因。家庭的消費觀對大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錯誤的消費觀,無形中也將助長了他們不良的消費行為。此外,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為他們的高消費提供了經濟基礎,使大學生愛攀比、高消費。
3.媒體原因。在21世紀,傳媒扮演著一個特殊的角色。那些無所不在的商業廣告、電視、網絡、報刊等侵入了人們的生活,教會了大學生根據商品的市場來定義自己的需要和生活風格。因此,大眾傳媒構成了大學生生活中一個不可分離并對其價值觀有著重大影響的客觀社會環境。2.2.4高校自身的原因。
首先,隨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辦學規模逐漸擴大,招生人數大幅增加。而高校在管理、后勤保障、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卻又跟不上,大學的文化、娛樂場所較少,活動單一,物質生活條件較差,也誘使大學生消費熱。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教育內容缺乏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同時校園文化建設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這些導致校園整體消費環境的惡化,最終使大學生走入消費誤區。
三、樹立正確消費觀的途徑
(一)樹立現代的消費觀念。
正確的消費觀對青年價值觀有著重要影響作用,而大學生作為青年的主力軍,更應該時刻保存正確的消費觀。具體而言:
第一,要運用的實事求是理論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大學生要認清當前自身的實際情況,不要盲目攀比,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定一個消費標準,適度消費。
第二,立足于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批判地繼承傳統消費觀念,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我國當代青年應該養成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健康合理的消費觀,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第三,要加強自身消費教育,提高消費技巧。當代大學生要學會對超越消費說“不”;提高文化底蘊,提高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抵御不良消費觀的影響;自覺學習一定的商業知識和消費技巧,積累消費經驗,提高自己的理財能力。
(二)引導。
我國當代青年的消費問題不是一個孤立的個人問題,社會、學校、家庭都有責任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引導他們合理科學地消費。
1.社會方面。社會要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消費文化環境,大力培養科學、理性的消費觀,進行消費道德教育。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反對金錢崇拜和物質主義,積極營造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社會環境氛圍,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道德和消費觀。
2.家庭方面。家庭是青少年初始化的重要場所,家長成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培養孩子合理的消費觀中,家長首先要為孩子正確的消費觀提供支持;其次還要及時了解他們的消費狀況,對于不良的消費行為進行糾正;最后父母還應培養自己正確的消費觀念,對孩子堅持正面教育
3.學校方面。首先要整頓校園周邊環境,為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營造氛圍。其次,學校要加強消費觀教育,既要將合理的消費文化引入學校教育,又要將培育大學生消費價值觀作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還可開設于理財相關的課程和講座,培養大學生健康的理財能力;加強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消費觀和人生觀、價值觀密切相關,要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的消費意識。
4.媒體方面。要加強對媒體的控制,弘揚主流價值觀,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積極的輿論導向功能,加強大學消費文化建設。首先,要堅持積極、正確的消費導向,引導大學生自覺抵御消費主義的不良影響,樹立理性、健康的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其次,黨和政府需要借助于強烈的意識形態宣傳,行政干預等手段促使媒體擔負起弘揚社會主旋律的責任;最后,豐富消費教育的載體,充分考慮大學生消費教育的需要,使他們在學習娛樂中能夠接受先進思想文化和正確消費觀的熏陶。
四、展望
總體來說,現代大學生消費群體的發展趨勢還是健康的,但大學生消費群體中也存在許多問題和潛在可能會發生的問題,因而學校家庭社會應合理分工,緊密配合,共同引導青年理性消費,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當代大學生也要自覺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這樣,當代青年特別是大學生才能成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合格的后備軍。
參考文獻:
[關鍵詞]大學生 消費心理 消費觀教育
為更好地了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及消費習慣,課題組采用“大學生消費現狀與消費態度調查問卷”隨機從理工類、政法類、財經類等不同高校中抽取500名大一和大四的學生進行調查,收回有效問卷455份,回收率達91%。數據的分析處理用SPSS12.0 軟件,消費狀況不包括學生每年的學費。
一、大學生消費現狀分析
1.總體狀況。目前大學生消費狀況與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年的調查相比,月消費在300元以下的學生的比例高出很多,由原來的3.87%增加到21.76%,而月消費在700元以上的人數比例,由原來的9.33%增加到19.34%,月消費在300元~500元和500元~700元之間的比率分別由44.41% 和34.17%下降到38.90%和20.00%。由此看出,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正在朝著兩極分化的方向發展。
2.不同性別大學生消費水平比較??傮w上看,男生的生活消費和總消費顯著高于女生,這主要是由男生的伙食和通訊交通費用多于女生造成的。
3.不同年級大學生消費水平的比較。大四學生在學習和交際方面的消費明顯高于大一學生。這是由于大四的學生面臨著考研和就業的壓力,購買必要的學習資料、上輔導班、日常通訊、必要的就業支出等都需要較多的費用,而在生活消費上兩者的差異并不顯著。
4.不同生源地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比較。城市學生比農村學生在交際、生活和總消費三個方面相比較差異非常顯著,這和學生所處的環境、家庭的影響、成長的背景有很大的關系。城市學生由于成長的環境和從小所受的教育,在消費上比農村的學生要高一些,而且城市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嬌慣、溺愛的多一些,農村學生很多是多子女家庭,花費會比城市學生謹慎一些。
5.不同月收入家庭的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比較。月收入不同家庭的學生在交際、生活、總消費方面的差異是非常顯著的。家庭收入越高,用于這些方面的支出就越多。這說明,即使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學生也不會減少自己的學習消費,只能靠減少交際和生活消費來彌補。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特點
1.消費心理的沖動性。主要表現為大學生消費觀念和行為方面的不理智。調查表明,有的大學生平均月消費7500元,而有的月消費還不到300元。
2.消費的個體差異增加,消費行為、認知喜好等存在年級差異。當代大學生喜歡標新立異、張揚個性、展現自我,由此造成消費水準的個體差異。
3.消費心理的外控性增加,即易受外部影響。
4.消費心理的盲目性。部分學生在消費上有攀比和追求名牌的心理,認為自己應當永遠走在時尚和品牌的前列。
三、教育對策
1.樹立科學的消費觀。樹立科學消費觀是促進大學生科學消費的基礎。(1)理性消費觀。如今在校的大學生年齡多在17歲~22 歲之間,生理和心理還不夠成熟,尤為重要的是,他們成長在思想觀念多元化的社會轉型期,在消費方面難免出現因盲目、攀比、趕潮、“面子”消費而導致的突發性高消費行為。對此,社會各方面尤其是高校更要強調理性消費,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積極主動地做好思想引導和教育管理工作。(2)發展性消費觀。當代大學生在消費上除基本生活費用外,還有更為可觀的交際、娛樂、學習用品和其他費用(主要包括交通費、通訊費、煙酒和化妝品)等。對經濟不獨立的大學生群體來說,我們應促進其合理的消費行為,幫助他們優化消費結構,鼓勵他們在自身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加大用于促進自身素質提高的發展性消費,即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費結構中的精神文化和教育含量,盡量減少純娛樂性、消遣性消費,提升消費的價值,實現最優最大的消費邊際效應。(3)適度性消費觀。適度消費由家庭或個人的支付能力決定。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支付能力不斷增強,適度消費的水平會隨之“水漲船高”。但對無固定收入的莘莘學子來說,超過其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費、過度消費是尤為不可取的。為此,應教育大學生消費以量入為出、節儉節制為原則,以提高學習生活質量為目標,提倡有計劃的、合理適度的消費,反對提前消費和過度消費。
2.進行科學的財商教育。所謂“財商”,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專家指出,財商的概念是與智商、情商并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也是現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話題。
3.鼓勵大學生開展勤工助學和創業活動。高??梢酝ㄟ^鼓勵學生勤工助學和創業活動等手段,促使大學生鞏固科學的消費觀,形成合理的消費行為,養成良好的財商。
參考文獻:
[1]唐沙,王洪斌.當代大學生消費文化的探討與分析[J].高等農業教育,2004(6) ,P23-24
關鍵詞:大學生; 消費心理 ;消費行為
一、引言
消費心理指消費者進行消費活動時所表現出的心理特征與心理活動的過程。消費心理本質上就是一個消費購買的決策過程,除了消費者自身以外, 外人無從知曉, 因此又被稱為消費者“黑箱( black tank)”(施應玲,1998)。消費行為是指消費者為獲得所用的消費資料和勞務而從事的物色、選擇、購買和使用等活動。楊鑫輝(2005)認為消費心理是消費者在一定的條件下, 對商品和勞務所進行的心理反應, 是消費者尋找、購買、使用、評價和處理商品和勞務所體現出來的心理活動。大學生是當代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由于他們所受的教育、校園環境和年齡的心理特征的差異,讓其擁有自己的獨特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消費不但是全體國民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有著特殊的消費意識和消費特點,并且還會對未來社會消費文化的構成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近年來有許多學者都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有助于認識青年一代乃至整個社會的消費趨勢。
二、文獻綜述
(一)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和消費結構
近年來我國有許多社會學家都對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和消費結構進行了調查研究。我國大學生消費的狀況是大部分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偏向理性,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的消費觀念出現攀比消費、無計劃消費、提前消費浪費消費等等不良的盲目消費行為,所以導致月初富月末窮這一現象的頻頻出現。大學生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消費之外,“享樂”消費正逐漸占據高峰。例如:同學聚會、KTV、旅游度假、上網等。據調查研究表明,我國大學生月生活費總體居高,發現每月消費在400元左右的占74.3%, 200 元左右的占11.2%, 600元左右的占10.5%, 100元左右的占4%(王英民,1998)。大學生日常消費資金主要來源于家庭,其它來源有貸款、勤工儉學和獎學金和其他。根據調查高達93.11%的同學生活消費支出來源于父母,表明大部分的大學生現在沒有具備獨立的經濟來源。究其原因,他們還處于求學階段,受到自身時間及能力等條件的限制。另外,中國傳統教育觀念并不像西方那樣較早提倡和培養學生的經濟獨立能力,所以生活費主要由父母支付有其一定的客觀原因(謝梟鵬,張強國,2005)。大學生消費結構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組成:基本生活消費、學習消費、休閑娛樂消費、人際交往消費。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呈多樣化的現象,主要表現為早熟消費、畸形消費、豪華型消費、炫耀消費、懸空消費、情緒化消費(張志祥,2000)。
(二)大學生的消費心理
大學生消費的特點主要有消費的不平衡性、消費的多樣性、消費的主導性(秦云,祝志杰,2001)。大學生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家庭, 導致家庭收入不平衡和家庭結構的不同, 從而決定大學生消費的不平衡;大學生的消費主要涉及生活消費、學習消費和文化娛樂消費這三個方面, 而且其構成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大多數大學生都是在滿足自身生活消費的基礎上, 盡可能的滿足學習消費, 用必要的娛樂消費來調節自身的精神生活。
陽翼(2009)研究表明大學生作為呼嘯而起的新生力量,已悄然登上中國的歷史舞臺,將在社會的各個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并勢不可當。目前在消費領域,他們擺脫傳統的束縛,大膽創新,他們是人們眼中的“QQ族”、“新新人類”、“月光族”、“年清族”……他們正逐漸的邁入人生消費高峰期,這是一股巨大的消費力量??梢灶A見,這群在家歷受到父母溺愛的“特殊人群”將會影響整個社會的生活方式、道德倫理和理想價值等。他們正在引發一場中國的消費革命,并對中國宏觀經濟的走向將產生重要影響。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抓好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指導有助于解決他們在今后的校園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日常生活中的變化,多在不經意間悄悄發生。大學校園是一個“亞社會”,校園的每一點變化,都牽動著眾多家長、學子的神經,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也折射出時代變遷的軌跡。
三、當代大學生消費的基本狀況
當代大學生已經逐漸變成了由大部分獨生子女組成和帶有諸多問題并備受爭議的“90后”,他們不同于受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以及無產階級影響的“70后”和一直親眼見證著當代中國在改革開放后日漸發展崛起并與之一同成長的特殊的“80后”。因此,研究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已經不能再用研究“70后”和“80后”的傳統觀念去進行研究,應當用“90后”的新觀念去研究。由研究表明,大部分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偏向理性,但也有一小部分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出現攀比消費、無計劃消費、提前消費浪費消費等不良的盲目消費行為。由此看來,現在的大學生不在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生,而是朝著多元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一)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已經成為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經過調查分析發現,講究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從調查結果看,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由于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大學生的差別,我國大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來自于父母,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就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因為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購物時常常十分謹慎,力求“值得”,他們會盡量搜尋那些物美價廉的商品。但是,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受城市生活氛圍和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他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二)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盡管取消了高考年齡限制,但20歲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學校園的絕大多數,他們站在時代的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其中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據調查發現大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于80%。另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大學生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其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等,大學校園中也不乏追“新”族。根據資料顯示,就所占比例來看,“是否流行”已經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產品,當大學生被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是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由此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三)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根據對大學生月平均消費一欄中調查顯示,有15.2%的同學在消費4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消費400-5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34.4%的同學在消費550-90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4.6%的同學在消費900-1400元之間“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1400元以上可以說是“跟著感覺走”—無憂無慮。由此可見,當今大學生的消費差距正在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明顯,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四)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為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以基本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基本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以錦州地區的物價水平為例,用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飲食需要來計算,學生每月凈飲食費就需300元左右。研究發現,在被調查的200名女生中,83.7%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選擇廉價的飯菜;而在被調查的200名男生中也只有66.4%達到標準。當他們被問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是很在意。而根據調查他們被告知飲食結構不合理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了解不夠。
四、當代大學生消費的分析
(一)社會因素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整體的進步,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年輕人更多地生活在比較安逸的環境中,較少體驗到生活的艱辛,花錢對于他們來說,就像要喝水時只需打開水龍頭一樣容易。而當“有錢能使鬼推磨”、“金錢至上”等社會上的不良風氣進入大學校園,“節儉是小氣、吝嗇的寒磣行為,奢侈才是氣派、瀟灑的時尚行為”的觀念便彌漫在一些大學生中。于是,大學生開始出現追求奢侈,名牌服裝在身、名牌手機在手,花錢很少會有計劃的現象。
(二)家庭因素分析
當代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從小就孩子視為重點照顧對象,對待自己的孩子都會盡量滿足其要求,再苦也不會苦了孩子。特別是孩子進入高校后,家庭富裕的會為大學生的高消費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普通家庭也會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這些就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大學生的消費觀,不利于大學生今后的發展。
(三)大學生自身的消費心理分析
大學時代正是個人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此時期形成的價值觀會對大學生的未來引起深刻的影響。面對各種誘惑,現今的大學生都普遍存在著消費的盲目性,重視物質消費、輕視精神消費,消費的從眾性,消費的攀比行為等錯誤的消費方式。這些行為的出現不利于大學生的成長,容易誤導大學生的消費觀。
五、關于當代大學生建立正確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建議
(一)學校方面
學校一直是大學生接觸最多的地方,因而在該方面,就需要校方針對大學生中存在的過度消費、高消費和超前消費等現象加強對學生的消費觀教育,提倡健康理性的消費方式,優化校園的消費環境,創造健康消費的條件。此外,校方還需要落實對大學生思想教育,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領導大學生培養勤儉節約和艱苦奮斗的思想意識,加強學生的理財能力。同時,學校還可以開展許多勤工儉學的項目,加強大學生的獨立生活意識。
(二)社會和政府方面
社會因素的影響往往使他們的行為帶有不穩定性和盲目性,因此,可以多多通過網絡、報刊等大眾傳媒方式,營造一種健康的社會消費大環境,為大學生提倡和灌輸正確的消費觀念,拒絕不科學不合理的消費行為。政府應該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對那些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相悖的消費領域和場所加以控制。
(三)家庭方面
雖然大學生已經屬于成年人,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家庭教育的完結,相反,家庭的教育的重要性卻更顯突出。家長應該在為子女提供資金的同時,真正了解其消費情況,適時糾正其存在的不良消費行為,否則將不利于大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發展。
(四)大學生自身方面
大學生作為社會一個特殊的群體,要確認自身的歷史使命和責任,要積極學習相關的理財知識,培養正確的、高尚的情操,同時也要樹立自己合理的消費觀念,最大程度地理性對待自己的消費方式和消費內容,盡可能避免不合理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
基于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大學生思想正處于逐漸成熟階段,容易受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同時,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學生消費市場將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將面臨的這個刻不容緩的問題,這就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以及大學生自身去引導和養成正確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樹立正確的“三觀”,使得當代大學生真正明確其自身的責任成為新世紀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施應玲.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調查及分析.華東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4):48
[2]楊鑫輝.現代心理技術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54.
[3]王英民.大學生消費現狀分析與對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11(6):89,90
[4]謝梟鵬,張強國.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探討.商業現代化(市場調研),2005,11(44):243,244
[5]張志祥.當代青年消費行為扭曲的原因透視.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26(3):72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理財”已成為社會各界討論的熱點話題。當代大學生理財能力的高低不僅會影響其大學生活的質量,也將對其未來的社會生活產生重要影響。然而由于受社會、學校、家庭以及自身等方面因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理財行為趨于不合理,理財能力匱乏。因此,對當代大學生理財現狀及對其理財能力培育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為深入了解當代大學生的理財現狀,尋找科學的理財對策,筆者于2011年9月至2011年11月期間對長沙理工大學、湖南大學等十幾所湖南省高校的大學生進行了實地抽樣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128份,回收率為94%。調查內容包括:調查對象基本情況、消費基本情況、消費觀念及方式、理財觀念及方式、如何有效理財等五部分,調查內容的前四部分采用客觀題形式進行調查,每道題有3-7個選項,選項序號用A、B、C、D等大寫英文字母表示,第五部分采用主觀題形式進行調查。針對此次調查結果,本文將對理財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理財方式。調查結果見表1:
二、大學生理財存在的問題
(一)主要消費來源單一,個人消費差距較大 目前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源于家庭,所占比例大約為78%,剩余部分則來自個人投資收入所得、勤工儉學、獎助學金、兼職收入等;同時,學生之間的月消費額出現了兩極分化現象,高的超過1200元,低的不足500元,而導致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家庭之間的收入差距較大。
(二)消費結構不合理,消費缺乏理性 當前大學生的平均月消費額大約在500-900元,其中飲食方面的消費為主要支出,大約占50%。在服飾、娛樂、學習、電子產品等方面支出比重存在一些差異,其中服飾支出大約為學習支出的2倍。調查發現:性別、年級、家庭條件對消費結構差異的產生有較大影響,如男生在電子產品方面的支出會明顯高于女生,在學習、服飾方面的支出則較女生少;高年級的娛樂交際支出明顯高于低年級;家境富裕的學生用于娛樂交際、電子產品的金額又明顯高于家境貧困的同學;同時戀愛消費支出已成為大學生消費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受當今社會高消費、時尚消費等消費風氣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在消費時容易偏離理性,不能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在生活費不足的情況下,一部分同學不惜以節衣縮食、減少其他必要的支出甚至向同學借錢等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
(三)消費支出缺乏計劃性,消費心理亞健康 很多大學生由于缺乏科學的消費支出計劃,消費時主觀隨意性強,在月初時想買什么就買什么,經常在月末感到手頭非常拮據。在高校中,部分大學生消費心理不成熟,缺乏正確的消費觀,消費時極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同學之間互相攀比、盲目追求個性與特色。這導致了他們在消費時表現出超前消費、高消費、情緒化消費、攀比消費、人情消費,追求不切實際的奢侈、氣派,浪費現象較為嚴重。而另一部分學生消費心理較為成熟,這部分學生特別是特困生能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消費支出,在滿足基本生活消費和學習消費的前提下,進行必要的娛樂消費。
(四)缺乏良好的理財習慣,理財方式單一 近年來,雖然大學生的整體生活費有所提升,但每到月末查詢銀行賬單或銀行卡余額時,還是發現生活費不知所蹤。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大學生缺乏良好的理財習慣。據調查統計,當前大約 18.79%的學生一直有記賬的習慣,剩余80%左右的學生沒有養成對支出進行記賬的習慣;另外,除記賬外絕大多數同學無其他理財習慣。
(五)理財知識匱乏,理財觀念與能力有待提升 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同學缺乏相關的理財知識,如未正確理解理財的含義、缺乏基礎的理財知識、不清楚可以進行哪些理財活動等。因而談及理財,大部分學生總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雖然有少部分同學會利用結余進行一些理財活動,如買股票、集資開設小店鋪等,但由于缺乏相應的風險意識,在投資活動中抱著隨意的心態或是帶著進股市玩一玩的想法,所以往往以虧損狀態結束,進而失去再次進行理財活動的信心。
三、大學生理財問題成因分析
(一)宏觀環境的影響 第一,社會因素對消費與理財環境的影響,隨著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社會整體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消費主義思潮在社會上蔓延開來,整個消費環境較為浮躁,如:互相攀比、好吃喝玩樂、辦事好排場等,這些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使得不少大學生以物質追求為生活目標,不切實際追求高消費。由于我國理財環境不夠成熟有序、市場中投機現象嚴重、理財機制有待于完善,使得大學生不敢積極地參與理財活動。第二,文化因素對消費與理財環境的影響,受“學生應以掌握文化知識為首要任務,賺錢、理財還不是學生的事”傳統觀念的影響,使得大部分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只顧“埋頭苦讀”而很少從事理財活動,進而導致理財能力偏弱。
(二)學校缺乏適當的教育與引導 學校理財教育滯后,缺乏完善的理財教育體系。目前在調查的十余所高校中,普遍存在“知識傳授以專業知識為主,而很少關注學生的理財教育”的現象。該現象主要表現為:除經管院學生,學校對大部分學生開設的課程僅局限于與專業相關的課程,在公共選修課程中,也很少出現有關于理財的課程;院校開展的活動中主要以學科知識競賽、才藝比拼等活動為主,而很少舉辦與理財相關的活動;缺乏對學生進行理財引導,忽視對大學生正確消費觀和理財觀以及財商的培養。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大學生理財知識潰乏,理財方式單一。
(三)家庭教育方法不合理 第一,在當今社會中,由于大學生中獨生子女逐漸增多,學生們已成為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長們生怕自己孩子在學校吃不好、睡不好。因此他們對子女的要求基本有求必應,寧可苦了自己也絕不讓孩子受半點委屈,很少關心孩子的理財情況。這使得大學生對理財概念的淡薄,難以形成正確的消費觀、理財觀以及良好的理財習慣。第二,受傳統觀念和教育體制的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是家長關注的重點,雖然現在的家長們已開始注重孩子各方面技能的培養,但對于孩子理財能力的培養仍處于被絕大多數家長忽略的狀態。第三,家長自身思想意識的局限性,當今大部分家長青年階段均未受到相應的理財教育,他們理財技能大都是成人后通過自學與總結所得。因此,很多家長僅憑其自身的經歷來教育孩子,認為孩子也可以像他們那樣在步入社會后再積累理財經驗。由于家長自身意識的局限性導致當今大學生在理財教育方面存在較大的空白區域,進而導致他們的理財意識較為薄弱。
(四)大學生自身的局限性 第一,大學生自身心理的不成熟。處于青年階段的當代大學生自尊心、好勝心、虛榮心強,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其亞健康消費心理的出現,盲目消費且互相攀比。其次,缺乏必要的生活經驗。大學生在入大學前其衣食住行基本上都是由父母包辦,進入大學后,衣食住行都得靠自己打理,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經驗,易受社會風潮的影響,同時在網絡、電視、報刊等媒體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下超前消費、從眾消費、沖動消費。第三,大學生自身理財意識淡薄,理財知識與理財能力匱乏,所以很多大學生面對月初家長打到卡上的生活費時不知該如何合理使用它,于是就造成了亂消費、不合理理財現狀的出現。
四、大學生理財完善建議
(一)營造良好的社會消費環境與理財環境 社會各界應積極參與到營造良好的社會消費環境和理財環境的活動中。首先,政府部門、消費者協會等非營利性組織應當適度引導消費者進行理性消費,逐步提升消費者的文化消費觀念,如利用電視電臺、網絡報刊等主要傳播媒介將正確的消費理念、理財知識傳授給社會大眾,鼓勵群眾進行合理投資,反對投機行為,引導居民關注物質消費同時兼顧文化消費,形成正確的、多元化的消費觀念。其次,廣大消費者應當積極參與到各項關于建設社會良好的消費環境、理財環境與文化環境的活動中,身體力行,在提升自身理財能力的同時,為營造良好社會消費環境與理財環境做出一份貢獻。
(二)學校應重視理財教育,建立完善的理財教育體系 首先,學校應提高對學生理財教育的重視程度,把“提升大學生的理財能力”列入教學培養目標中,引起全體師生對理財教育的重視。其次,學校應開設相關的理財課程,把理財課程列為本科教育的必修科目,把授課對象從經管類學生擴寬至全校學生。第三,以校園文化推廣為載體,推進理財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大學各社團的作用,定期開展與理財相關的活動,如:開展大學生創業大賽、大學生理財知識競賽、企業模擬經營大賽、理財創意大賽、開辦校園跳蚤市場等一系列活動,為培養學生理財能力和創業意識提供交流平臺。第四,開設理財專欄,如成立大學生理財協會等社團組織,向學生征集優秀的理財模式,通過學校廣播、論壇、校報、院刊等媒介宣傳科學、合理、健康的理財知識。
(三)家庭需擔起幫助孩子樹立理財意識的責任 家庭是人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教育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消費觀與理財觀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消費觀、理財觀。針對當前大學生的理財現狀,家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家長應以身作則,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并將正確的消費理念傳輸給孩子,與孩子分享自己的理財經驗;第二,適當關心孩子的消費情況與理財情況,多與孩子溝通,并針對孩子的消費情況與理財現狀,對孩子的理財活動提出建設性意見,幫助他們擺脫理財困境;第三,變“無私奉獻”為“適度供給”,停止生活費“有求必應”的政策,做做孩子的“債主”;第四,不過分呵護,多鼓勵孩子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懂得父母掙錢的不易;第五,培養子女理財的技能,讓子女學會賺錢、花錢、存錢、與人分享錢財,這一點可借鑒西方國家的教育模式,即父母可鼓勵子女從小就工作掙錢,教導孩子通過正當手段賺取金錢。
(四)提升大學生自我理財能力 理財是一個關乎終身的技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為改善大學生當前的不合理理財現狀,解決在理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大學生自身應當做到:第一,樹立科學的理財觀,培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不鋪張浪費,堅持正確的消費原則,在原則內消費;第二,學會記賬和編制預算,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學會在月末對賬目進行匯總,總結當月的消費情況,找出適合解決自身不合理理財行為的方法,并嘗試編制下個月的預算;第三,多參加學校開設的理財講座、理財活動,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不斷擴寬自己的知識面,掌握一定的理財知識與技能,在月有結余的情況下,適當地從事一些理財活動,如購買定期定額基金、購買債券等,培養自己的財商;第四,充分運用“開源節流”這一理財理念,在兼顧學業的同時,努力拓寬自己的收入來源,如:積極參加一些兼職,家教活動,對于家境較為貧困的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現在的獎助學金制度,努力學習,憑優異的成績獲取獎學金,這樣在某種程度上既解決了生活費不足問題又減輕了家庭負擔。
參考文獻:
[1]馬曉丹:《關于大學生消費與理財行為的調查分析》,《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第8期。
[關鍵詞]合理消費 網絡化 人情消費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11-0014-01
隨著經濟的發展,當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學生能夠按照家庭和高校的引導做到科學合理的消費,在學習和生活期間,大多數青年大學生能夠按照其家庭的要求或自身條件進行消費。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學生感情漸漸豐富,身體逐漸成熟,對社會和自身的認識也相對完善,但是在大學這一學習階段,大學生自己沒有收入,這就造成了其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需要的逐漸遞增和有限的生活費這一不可避免的矛盾。在這一背景下,甚至有些大學生開始出現對消費的偏頗看法。大學生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其社會觀的形成與發展。為了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及消費氛圍,幫助每位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養成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確保每位大學生都能理性消費,健康生活,關注當代大學生消費現狀成為我們必須探討的問題,其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理性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群體中的主流
大學生面對生活的現實,幾乎沒有自身收入,所以在消費中講求實際、理性消費的觀念是當代大學生中主流的消費觀念。青年大學生的消費受收入的影響,消費水平較低,在調查中現實,近90%的大學生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一般都量力而行。受消費時間和場所的影響也較大,往往都選擇在周末或月末的時候去中低檔次的購物場所,以購買實用性強、美觀的物品為主,這就導致大學生在日常消費需求中,主要考慮的有商品的美觀、商品的價格和商品折扣的高低等這些與大學生可支配生活費密切相關的因素。他們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
二、超前消費和網絡消費是目前大學生群體消費發展的趨勢
當前我國處在社會的轉型期,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人們的消費水平也逐漸上升,加上網絡的普及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大學生消費方式已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傳統的消費方式開始漸漸改變,從傳統的單一貨幣和商品的交換,到現如今的銀行卡刷卡、電子轉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支付寶等各種交易方式。調查研究證明,當今大學生對刷卡消費的認可程度較高,處于時尚、面子、不用帶現金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青年大學生更樂于用銀行卡刷卡消費。在長春市對五所高校的20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顯示,每一名大學生平均持有4個銀行的銀行卡,透支卡的普及程度高達48%,平均每個學生寢室都有同學持有透支卡進行透支消費。受調查的大學生表示,“刷卡”的消費形式在大學生群體中是常見的,大部分學生認為刷卡消費能免去銀行卡的年金、能減少找零耽誤的時間、刷卡消費的具有安全性是選擇刷卡消費的主要原因。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 超前化消費的思想性已經越來越多地滲入到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網絡時代化的迅速發展,網絡消費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主要消費方式。網絡消費不僅可以方便學生的生活,也可滿足學生隨時隨地的購物需求,使學生在電腦前輕輕松松逛街,免去了因地域、時間、商品數量等因素的影響。網絡消費能有效節省大學生的休閑時間,能夠將更多的時間用到學習或者課后的休閑,這樣就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也豐富了同學們的校園文化生活,讓大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和充沛的精力放在學習、交際或各項文體活動的參與中,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學生的“多贏”模式。
三、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多元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的生活方式日漸趨于多元化。根據調查顯示,網上購物因其方便快捷的消費理念,成為當代大學生重要的消費途徑之一,談戀愛的消費位于當代大學生主要消費的第三名。在這種多元化消費的社會環境中,大學生的多元化消費行為反映出了大學生具有融入社會、渴望高質量生活的意愿。
四、青年大學生感情消費呈遞增趨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青年大學生身心的日漸成熟,人際關系在當今社會中體現出的作用使得青年大學生盲目崇拜“關系”,在此環境中大學生的人際觀念不斷更新,很多學生都意識到他們周圍的同學,是未來工作或者事業奮斗中不可或缺的社會資源,為了現在和未來積蓄的“人脈”,大學生就在增加感情消費和人情消費中的消費比例。有一大部分男同學在這種感覺和思想的支配下,用送禮、買特產、請客、喝酒甚至是洗澡娛樂等方式營造自己的同學網和關系網。
【參考文獻】
[1]陳勝.透視消費新人類[J].當代青年研究,2002(2):33.
[2]施應玲.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調查及分析[J].華東電力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