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 當代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深刻地影響著我們民族的社會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風貌。我們今天所說的中國傳統文化,在整體上是指以儒家文化為主、以佛道文化為輔的中華民族的文化體系。從根本上說,人類所受的教育就是文化的教育。利用中國古代的文化典籍教人育人,這可以說是孔門道德教育,亦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之一。在新加坡,政府不僅頻頻開展“禮貌運動”、“敬老周運動”,還邀集海外專家編寫《儒家倫理》,用作中學倫理道德的教材。其主持者劉蕙霞博士在談到開設這一課程的初衷時說:“新加坡在這二十多年來,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迅速,成為一個工業化和現代化社會。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舊的傳統觀念被沖淡了,而新的價值觀念還未確立起來,加上新加坡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外國文化和價值觀能夠自由傳播,容易影響青少年的思想行為。在這種環境里,不少關心年輕人道德觀念的人,都深覺年輕人有過分西化的傾向。糾正這種偏差以及加強學生的價值觀念,便成為教導儒家倫理的一個特殊任務了?!迸c新加坡類似的還有日本、韓國等國,他們都不排斥儒家文化,反而都比較注重儒家倫理道德的教育。這說明,中國傳統文化并不與現代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相矛盾,它可以推進現代社會發展的進程,把中國傳統文化排斥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二、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資源
對于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來講,面對外來文化的侵襲,以及經濟體制轉軌所引起的價值觀念的嬗變,挖掘傳統文化道德教育資源顯得尤為重要。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道德,概括起來講包括五個方面: ①強調為民族、為集體、為國家的整體主義精神。整體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強大凝聚力,是中國自古以來愛國主義思想的基石。在當前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對這一優秀傳統加以改造與繼承,必將有利于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尤其是克服個人利己主義,抵制腐化墮落行為。②推崇仁愛,講究禮儀?!凹核挥?,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人們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所應遵循的原則。正是從這種“仁愛”原則出發,在人和人的關系上,強調“人和”、“和諧”、“以和為貴”、“和氣生財”的思想?!岸Y”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今天,我們更應該弘揚這種美德,講文明,懂禮貌,知禮節,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③追求精神境界和高尚的理想人格。發憤忘食,樂以忘憂,這種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千百年來激勵人們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泰然處之,積極進取,也鑄就了中華民族安貧樂道、越是艱難越向前的進取精神。④勤勞質樸。中華民族是勤勞、善良、質樸的民族?!懊裆谇?,勤則不匱”,“勤有功,戲無益”等早已成為人們生活態度、審美標準、道德標準和價值尺度。⑤強調修養踐履,注重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的統一。中國傳統道德思想,特別強調“為仁由己”的道德主體精神,一個人只要立志向善,就一定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并且強調“知”與“行”的統一。
三、傳統文化中可資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的綜合教育法。中國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認識到教育是整個社會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許多教育問題實質上是社會問題,必須把它置于整個社會系統中加以考察解決??鬃舆€提出”國之本在家”的思想,重視家庭倫理和社會道德“孝悌忠信”的教育。因此當前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者的作用,使其相互影響,相互補充,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能。
(2)注重道德教育與自我修養相結合??鬃釉谧约旱乃枷塍w系中發展了一種“愛人”的境界,怎樣才能“愛人”達到“仁”的境界呢?孔子認為必須高揚“良知”,發揚“本性”將心比心,推己及人??鬃诱f“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強調人的內省,就是說人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須通過內心自省的方式,吸取正確的東西,拋棄錯誤的東西,最終達到“齊賢”的目的。這對于我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借鑒意義。思想政治工作離不開灌輸,但灌輸必須與受教育者的內省相結舍,灌輸是外因,而自省是內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只有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3)道德教育與知識教育相結合。中國古代教育家強調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時也不忽視知識教育的作用。首先是道德教育及其實踐,其次才是知識教育,兩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德育要通過智育來進行,智育要為德育服務,這對當前思想政治工作德育首位的確立、教書育人功能的發揮,都有現實的指導意義。社會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發揮德育主渠道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各門專業課程的隱性德育資源,使思想政治工作達到潛移默化的功效。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息繁衍中逐步形成的,它進而影響整個民族的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作為其內在特征的基本精神最終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對于整個民族的成長壯大發揮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傳統文化作為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認識、領會和把握其基本精神,對中國傳統文化優秀成果的繼承與發揚,推進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會起到促進作用。
從遠古走來的中華文明歷經興衰榮辱,依然綿延不絕,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培養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繁衍了無數光輝燦爛的文化成果。這些優秀文化成果的誕生、融合和傳承,伴隨了整個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歷史進程,并在華夏子民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整個文化傳統的繼承與發展的基本精神,最終培育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
一、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內涵
所謂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視為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內在動力,即指導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其既可以表現在特定社會群體的思想意識、心理態度、生活習慣、精神信仰等抽象領域,又可以表現在建筑風格、文學藝術、器物工具等具象領域。就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而言,則是指導和推動整個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觀念,它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穩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另一個民族的外在表征和精神內核。
簡而言之,所謂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實質上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則是指導中華民族延續發展、不斷前進的精粹思想,其內核實際上是優秀民族文化成果的思想集成。從性質而言,它是一種偉大的卓越的精神;從表現形式而言,它蘊含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之中。
作為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集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本身是文化進步與發展的結果。從華夏文明誕生之日起,隨著中華民族的不斷融合、發展、壯大,
奠定民族精神的基礎的,正是在傳統文化長期演化、融合、提煉、萃取的過程中那些不斷推進社會進步的文化思想和觀念,這些思想和觀念在推進傳統文化傳遞衍生的同時,逐步形成了可以代表民族獨特氣質的精神因子,并最終支撐起整個民族的精神天空。
二、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內容,其實質就是在民族精神形成過程中發揮了重要推進作用的重要社會思想和文化觀念的總和,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起主導作用、處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觀念。其實,這并不是高深玄妙的思想體系,而是早已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深植于民族潛意識之中的共有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偟膩碚f,我們可以從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演進的過程中,選取幾個極具代表性的思想因子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進行大體的描述和概括。
1.“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觀。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對于人與自然、人與宇宙的思想認識以“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觀為代表。中國古代思想家大多數主張天人協調,而反對把天和人割裂、對立起來,在他們看來,天與人、天道與人道、天性與人性是相類相通的,因而可以達到統一。而這實際上就是將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強調人的發展與自然的循環相適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與之相區別的,西方文明則強調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對自然世界的不同理解,最終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演進過程中,處處體現了“天人合一”這一思想內涵。春秋時期,鄭國大夫子產說:“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這里的“禮”是天經地義,就是自然界的必然法則,人民按照天經地義的“禮”行事,就是天與人可以相通、可以按照同樣的法則運作的思想。戰國時期,莊子認為,人與天地自然都是由氣構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與人是統一的。他極力主張 “無以人滅天”,反對人為,追求一種“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漢代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更是以天人合一為基礎,董仲舒認為天有陰陽,人也有陰陽,提出“以類合之,天人一也”。兩宋時期,天人合一思想發展成為占主導地位的社會文化思潮,幾乎為各種派別的思想家所接受。張載第一個明確提出了 “天人合一”的命題。在張載看來,“世界的本原是太虛之氣,人與天地萬物都由氣構成,氣是天人合一的基礎”。
2.“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思想?!耙匀藶楸尽钡娜宋闹髁x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獨特之處,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內容?!耙匀藶楸尽?,就是指以人為考慮一切問題的根本,在天地人之間,以人為中心,在人與神之間,以人為中心。長期以來,中國各種傳統哲學派別、文化思潮的關注焦點,以及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政治主題和價值主題,始終圍繞著人生價值目標揭示、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實踐而展開。人為萬物之靈,天地之間人為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調。
中國古代思想家,特別是儒家學者,一貫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立場??鬃拥牡茏訂栨軱子如何事鬼神,孔子回答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問人死后的情況,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可見,孔子是將現實的人事、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而將侍奉鬼神、人死后的情況等放在無所謂的地步。而這種以儒學為代表的人本主義思想,在后來的封建社會中得到廣泛的認同和創造性的發展,并最終奠定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主義基礎。
3.“剛健有為”的人生價值觀?!皠偨∮袨椤钡娜松鷥r值觀,是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中華民族的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和民族進取心的最集中的理論概括和價值提煉。
在傳統的儒家思想中,孔子已經提出了“剛健有為”的思想因子,他說:“剛毅木訥近仁”。這里“剛毅”指堅定性。所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便是其生動寫照。在孔子心目中,剛毅和有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剛毅,又要有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所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固就是強調知識分子要有擔當、有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鬃颖旧淼慕洑v即是積極踐行這一理論的生動寫照,他餓陳蔡、游列國、倡仁政,作春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從中華民族的漫長歷史長卷來看,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對促進社會發展、國家強盛和文化繁榮有重要意義。剛健有為的精神,不僅在我們民族興旺發達時期起過巨大的積極作用,而且在我們民族危難之際,外族人侵、政權易手之時,也總是成為激勵人們起來進行反侵略反壓迫斗爭的強大精神力量。且看“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式的激動;“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式的感慨,“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式的雄心,這些無不是民族自尊自信而表現出來的自強精神。所以,才會有文天祥的那句著名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對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所謂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就其根本來說,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是一種傳播民族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而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則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目標、內容和方向。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華民族長期繁衍生息中,經過長期社會實踐所總結和概括出來的,是民族精神形成的胚胎,其本身具有無法比擬的積極性、先進性和優越性,而這正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標相契合,在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和規定內容的同時,也必然地成為其最初的出發點和最終的歸宿點,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對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首先,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著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世界觀、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思想意識、積極進取剛健有為的人生價值觀,都可以為我們培養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的啟迪。當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不僅帶來了經濟的繁榮,也意味著必將實現人與社會的全面現代化。但市場經濟對于人類的精神生活來說,已經不可避免地形成自發的盲目的力量,為減輕其負面影響,我們需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提倡積極的人生態度,科學認識自然,培養人文精神,而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因子正恰如其分地契合了這一要求,顯示了其不朽的偉大生命力。
語文按照字面意思來進行解析即為語言和文學,其正確性較早即已經被大量研究實踐所證明,已成為定論,無人會再對此進行置疑。當前,在全球教育領先的國家與地區當中,如歐美、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都十分重視本國的母語文學教育,并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來進行學習。而在我國中學階段的教育當中,語文即為語言和文學,作為一種常識性的理念,也同樣為社會所普遍接受。培養中學語文教師的師范大學中文系,即為中國語言文學系。
但是,在我國教育界長期以來對于中小學語文的認知方面,并不認可語文即為語言和文學此一常識性認知,并將此認知視為違背傳統理念的片面看法,而“什么才是語文”這一常識性問題,竟然成為了困惑了我國教育界50余年的難題。眾多的語文教育方面的專家與學者所詮釋的“什么才是語文”,大多背離于人們的常識性的認知,并不乏失實之處。
中華民族具有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學傳統,但是,由于在歷代封建王朝,出于穩固自身統治的需要,將儒學置于社會教育的最高地位,而無一例外的都會對文學進行邊緣化,而《詩經》作為自西漢以來至清代末期,一直是我國2000余年的儒學重要教材,《詩經》僅僅是自隋唐“開科取士”以后古代科舉的入仕之書、以及進行封建倫理道德教育之書,其自身作為文學作品的知識性與藝術性,大都被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所歪曲?!对娊洝分员环顬槲覈L期的儒學教育教材,正是佐證了我國在古代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文學教育傳統。
清朝末年,清政府在洋務運動發展的影響下,廢止“以儒入仕”的科舉制度,由“效法西洋教育”的現代學校取代了私塾教育,意味著我國開始了教育現代化的進程。而在當時,源自于西方近現代教育的現代學校教育模式,正是完全學習西方教育的產物。由于傳統的封建教育當中,多只是注重于儒學的學習,近現代教育課程當中的化學、美術、生物、音樂等多元化的課程,都是古代封建教育所不具備的。因此由西方引進現代化的教育,從編定教學大綱,學科設置、教材內容,都有著學習西方教育的厚重痕跡,所以在當時能夠較快的使得我國教育與世界接軌,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傳統儒學教育的核心內容是以封建倫理綱常為核心道德,其目標為科舉入仕,所設置的是近似于文科綜合課?,F今,在“國學”教育興起的背景下,許多學者提倡以《弟子規》《千字文》等古代“蒙學”知識作為當代語文教育的基礎教材。
其次,是基于現實的原因。上個世紀曾進行過兩個階段的語文教學改革:50―70年代初期為第一階段,其主流的教育理念為,語文應具有宣傳教育的使命,是傳播思想政治的主陣地之一。因此當時的語文課也異變成為了政治教育課。例如在60―70年代初期的中學語文課程當中有魯迅的多篇短篇小說,名義上是文學課,但是由于當時的時代特征決定了其實質是政治教育課,《吶喊》當中的人物都被政治化的劃分成不同的政治面貌,泛政治化下的文學作品,也異變成政治文章,從而與作為文學作品的《吶喊》的思想意識相去甚遠。這是由于在當時“階級斗爭生活化”的特殊的年代所造成的問題。
70年代末期―當代為第二階段,其主流的教育理念為:確定了語文的工具性作用,當時教育界提出了語文教育的工具論。而在70年代早期及之前更早的時代,將語文泛政治化,其中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其存續了語言教育。當工具論開始發展起來時,由于的開始,工具論被廢止。因此在60年代―70年代初,工具論的主流理念地位并未能完全樹立起來。直至70年代末,語文教育開始蓬勃發展,才將工具論正式確立為語文教育的主流理念。當時的語文教育專家學者倡導開展“人文性的語文教育”的思想意識發展大討論,對于語文教育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思想政治課如何理論聯系實際
3.幼兒德育教育探索
4.分層遞進教學在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
5.初中思想政治教法淺談
6.如何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7.淺談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8.淺談思想政治活動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9.對山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思考
10.略論班級的人性化管理
11.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改革的探索
12.談談小學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創新
13.淺談農村如何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14.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政治思想工作
15.強化德育功能,推進素質教育
16.淺談小學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養
17.德育工作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18.論對中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19.改進政治思想教育,塑造學生優良人格
20.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探究性學習研究
21.中學生思想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調查與研究
22.小學品德與生活課應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
23.淺析班級的民主管理
24.論對學生進行量化考核
25.淺析農村未年人思想道德的現狀極對策
26.網絡與未成年人的成長
27.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與研究
28.論家庭教育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29.關于加強小學德育實效性建設的思考
30.農村小學政治思想工作的現狀與對策的思考
31.中心學校管理體制下的校長工作初探
32.面對市場經濟的中學德育思考
33.淺談山區中學生流失的原因
34.農村小學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與創新的探析
35.淺談教師人格對中學生成長的影響
36.淺談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改革與培養學生能力
37.淺談中小學思想道德的實施
38.淺談社會因素對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質養成的重要性
39.談談社會環境對中學生成長的影響
40.當代中學生的身心特點與思想政治課教學
41.如何加強農村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42.淺談中學生的道德法制觀
43.農村中學德育工作改革與創新初探
44.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難問題的思考
45.在農村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問題與對策
46.淺析勞動教育與學生正確人生觀的培養
47.淺談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品德形成的影響
48.影響青少年道德建設的障礙及對策
49.建設"和諧校園"過程中不和諧因素探析
50.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理性審視
51.和諧社會背景下中學思想教育的思考
52.論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要求與實踐差距
53.學生對思想政治課逆反心理探析
54.網絡文化對未成年人思想的影響研究
55.中國傳統道德的現實價值
56.中國傳統人生理論的現代意義
57.弘揚優秀傳統道德與當前學校德育的關系
58.中華民族精神研究
59.孔子倫理道德思想研究
60.傳統德育方法的現代借鑒
61.傳統義利之辨與兩個文明建設
62.“文質彬彬”與現代青年
63.“內圣外王”思想內涵的現代觀
64.君子模型與現代人才特質
65.傳統“安身立命”思想研究
66.中國傳統誠信理念的內涵及啟示
67.孝道與當代青年
68.儒家德治思想及其現實創新
69.試析新時期下家庭倫理道德中出現的問題
70.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現狀、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71.從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及其應對
72.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情況的特點及對策研
73.試論我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74.貧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75.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7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課題
77.大學生競爭意識之淺見
78.大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79.網絡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新思考
80.網絡化趨勢下小學德育研究
81.各國德育之比較研究(各國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較研究)
82.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83.試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道德教育
84.淺析與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關的環境因素
85.試析企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86.全球化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可能路向
87.全球化時代文化的未來:文化一元化,還是文化多元化?
88.儒學所倡導的“內在超越”與依法治國
89.經濟全球化與西方國家的“文化殖民主義”
90.“天人合一”思想與可持久發展
91.“中和”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92.老子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93.專制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
94.孔子的人才及教育觀
95.儒家人才觀及現代意義
96.傳統道德的現代價值
97.先秦儒家的“義利觀”及其現代意義
98.論人的全面發展
99.以人為本的哲學意蘊
100.馬克思的異化理論及其現實意義
101.論馬克思人的本質觀的發展
102.論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踐觀
103.論行政領導的創新能力
104.試論國家公務員的形象重塑
105.電子政務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106.論行政決策的民主化與科學化
107.中國古代和諧觀的文化闡釋
108.“以德治國”之思想源流
109.中國古代孝文化的現代價值
110.生命意義(生存價值)的追問
111.德育的現代性建設初探
112.學校德育應注重學生主體性道德人格的教育
113.道德教育(或德育理論)如何走向科學化和人性化的整合
114.社會公正(或正義)——現代中國社會倫理秩序建構的基礎
115.基督教倫理對中國倫理重建的啟迪
116.對全球化倫理理論來源的認識
117.論德治對市場經濟的支持
118.淺論我國當前市場經濟下的道德建設
119.思想政治工作者應樹立“民本”思想
120.論實用主義對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的影響
121.轉型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探討
122.知識經濟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討
123.試論加強和改進社區思想政治工作
124.從流行歌曲看改革開放以來的青年價值觀變遷
12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探討
126.從民主與經濟文化的關系看我國的政治
127.新時期政治輔導員的角色要求
128.淺談毛澤東教育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129.論我國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
130.對個體私營經濟若干問題的思考
131.淺論當代中國社會轉型期的“德治”與“法治”
132.當代村民自治與思想政治教育
133.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趨勢及其啟示
134.素質教育理論及大學素質教育問題
135.從德行到德性——道德有效性分析
136.以德治國是中國道德現代化的歷史選擇
137.網絡時代高校德育面臨的機遇、挑戰及發展思路
138.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特點及其成因分析
139.從普遍責任意識到青年責任意識的培養
140.網絡對青少年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141.從大學生網絡危機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42.淺析當前的信用危機
143.全球化——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和機遇
144.簡論馮友蘭的四種人生境界
145.淺論科學觀教育在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46.科技的負面效應及相關社會思潮考察
147.經濟全球化社會主義國家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研究
148.經濟全球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149.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管理的楔合研究
150.論新時期我國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
151.網絡時代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挑戰與對策
152.思想政治工作新課題與創新研究
153.網絡發展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54.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資源開發論
155.論全球化進程中的當代中國精神文明建設
156.我國企業思想政治教育激勵理論與實踐研究
157.論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的構建、管理與操作
158.網絡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
159.現代科技與精神文明
160.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管理問題研究
161.馬克思主義需要理論與思想政治工作
162.我國社會結構變化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影響及其對策
163.試論調節利益沖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礎性地位
164.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精神文明建設
165.論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現代化中的作用
166.關于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系統思考
167.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思考
168.構建現代中國人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
169.現階段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定位思考
170.關于企業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171.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機制研究
172.論新時期城市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體制創新
173.論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
174.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環境研究
175.論物質利益原則及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運用
176.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確立
177.論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開發中的作用和運行機制
178.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179.思想政治工作激勵研究
180.思想政治教育環境論
181.新時期領導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182.社會主義精神富裕論
183.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輸與接受
184.論當前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形勢與對策
185.賽博空間與思想政治工作
186.新世紀農民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機遇•對策
187.城市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88.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效果探析
189.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在中國的運用、發展及其思考
190.社會轉型時期城市失業下崗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191.新時期網絡文明建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192.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學視域
193.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較研究
194.黨政機關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構建研究
195.思想政治教育的經濟功能探究
196.當代中國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研究
197.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研究
198.論思想政治教育與人的創造力的培養
199.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論研究
200.城市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初探
201.試論美國進口影片對我國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及其對策
202.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203.當代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20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
20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隱性教育法研究
206.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規律論
207.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208.論文學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功能發揮
209.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10.當前我國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現狀、原因及對策探討
211.新形勢下堅持灌輸教育的依據及實現途徑的探討
212.論鄧小平對我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重要貢獻
213.論江澤民對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貢獻
214.鄧小平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
215.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關系及其時空特征研究
216.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正確對待人的需要研究
217.論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改進與創新
218.論滲透教育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219.知識經濟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20.網絡時代的精神文明建設
221.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222.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研究
223.論創建社區環境與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動
224.江澤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研究
225.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226.探析思想政治教育對象角色心理的社會價值
227.關于社會誠信問題的研究
228.中西道德教育比較
229.論功利主義與集體主義
230.中日當代道德教育比較
231.韓國教育對中國的啟示
232.朱熹自我教育思想探析
233.儒家心性修養論及對當代德育的啟示
23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職業道德問題研究
235.試論商業個體勞動者職業道德建設
23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職業道德建設
237.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精要與現代公關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構
238.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道德建設
239.東西方傳統道德的近現代轉型特色與啟示
240.試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共同理想
241.敬業精神的價值及其培育—一對當代中國敬業精神的理性思考
24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道德建設若干問題研究
243.論制度倫理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244.試論我國當前社會轉型中的信任缺失與信任重建
245.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的環境道德建設
246.計算機網絡道德建設探索
247.關于網絡時代青少年道德價值觀變化的研究
248.轉型期中國城市公民文化建設研究
249.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集體主義的價值導向
250.網絡道德:問題與出路
251.論義利觀的重建與道德教育改革
252.當前我國婚姻現狀分析及其道德建設
253.道德規范的他律性向自律性轉化的途徑及價值評價
254.敬德與敬業精神建設研究
255.關于現階段加強和改善公民道德建設的思考
256.城市社區居民道德建設實證研究
257.當代中國社會轉型與道德教育模式的轉變
258.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價值導向
259.道德教育與人生自由簡論
260.論現階段我國公民意識的培養
261.論綠色文明及其教育
262.論市場經濟領域內的道德建設——李嘉圖經濟倫理思想談起
263.論道德信仰與重建
264.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礎
26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務員道德建設研究
266.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道德建設問題研究
267.網絡時代道德問題的分析與建設
268.中國社會轉型期的思想道德教育
269.中國社會轉型期的道德困境及和重塑
270.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在社會穩定與發展中的作用
271.豐盈人性:當代道德教育的應然追求
272.“以德治國”視野中的思想道德建設研究
273.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實效性研究
274.誠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靈魂
275.試論社會公正與以德化民
276.墨子道德教育思想及現代意義
277.論WTO框架下中國經濟法的發展
278.我國競爭立法的現狀與完善
279.論反不當競爭法的價值取向
280.論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實現途徑
281.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立法現狀與完善
282.論消費者權益的國家保護
283.婚姻的倫理本質
284.論婚姻家庭制度的立法價值取向
285.論第三者破壞他人婚姻家庭的民事責任
286.論我國婚姻法的倫理精神
287.家庭暴力問題研究
288.法定夫妻財產制的立法選擇
289.對我國現行婚姻登記制度的評價
290.監護制度研究
291.對缺席判決離婚問題的研究
292.精神病人在離婚案件中的訴訟地位問題研究
293.論離婚損害賠償法律制度
294.人口老齡化的立法思考
295.論家庭暴力中的"冷暴力"
296.現代科技的發展與婚姻家庭制度
297.與婚姻關系有關的利害關系人的介定
298.論違反結婚形式要件的法律后果
299.論夫妻共同財產
300.論離婚損害賠償
301.論夫妻忠實義務與隱私權沖突的法律協調
302.女權主義與婚姻家庭立法
303.婚姻儀式的價值研究
304.夫妻間的相互債權債務關系問題研究
305.論人大在民主政治中的地位
306.正確行使公民的自由與權利
307.試論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
308.試論行政強制措施
309.試論我國國家賠償法的特色
310.試論我國的行政立法體制
311.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
312.市場經濟與法制建設
313.判例與中國法制建設
314.市場經濟與法制觀念
315.論辯護律師的訴訟地位與職能
316.論民法中的推定制度
317.試論中國對國際法的貢獻
318.論國際經濟法制及其發展方向
319.市場經濟體制下民法觀念的更新
關鍵詞: 當代文學; 教學現狀; 教學改革; 思考與實踐
中國當代文學是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十分重要的專業必修課,它的開設可以讓學生了解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進程和發展規律,培養學生感知和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學術意識和科研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與道德情操等等。其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該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同時,當代文學的生態性決定了這門課程的歷史現場感,新產生的問題與爭議會不斷修正先前的研究所得,也會給教學帶來種種沖擊。
目前,中國當代文學令人堪憂的教學現狀已引起學界的關注和反思,所涉范圍甚廣,其中存在如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現象:
其一,課程設置的變動給教學內容的安排增加了難度。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中國當代文學的課時被刪減。按照通行的教學內容,當代文學應包括文學史講授和文學作品分析兩部分,涵蓋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四種文體,講述“十七年文學”、新時期文學乃至九十年代文學等重要的多個文學發展階段,但一再被刪減的課時與如此龐大并不斷豐富的教學內容產生了現實矛盾,直接給專業教師安排教學內容增加了難度。以某校為例,按每學期開課18周計算,每周4課時,當代文學的總課時量是72課時。而要以此涵蓋60年的當代文學史及其作家作品,顯然是有相當難度的,選擇哪些內容來講述及如何安排講述的詳略往往難以操作,可能會造成兩種不良做法:一是重前不重后,把十七年文學作為教學重點,對新時期文學簡化處理,或者對之后的文學史基本不做闡述或草草帶過,使得原本與現實距離非常接近的當代文學“當代”意味有限而歷史意味過濃;二是重專題輕文學發展史,當代文學史在每個特定的歷史階段都有重要的文學現象,然而有的老師礙于課時限制,索性放棄對文學歷程的總體把握,只對相對來說更重要的專題進行講述,使得當代文學史發展的規律性被打破,學生上過以后對當代文學只有細節記憶而整體認識缺失。
其二,文學“邊緣化”加劇了文學教育的尷尬。在經濟的飛速發展與社會的巨大進步面前,不少人享受著優越的物質生活,對純精神追求不再懷有企盼之心,傳統的價值觀、人生觀受到沖擊,文學的邊緣化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這個消費時代、娛樂世紀,大學生的精神生活甚至出現粗糙化、粗鄙化的危機,對真、善、美的東西越來越失去感覺,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當代文學教育產生了質疑。當詢問《百合花》中新媳婦為何會給犧牲的小通訊員縫補衣袖上的破洞,并蓋上自己的新被子時,有的學生便認為這表明新媳婦對小通訊員產生愛戀之情;當講授《拖拉機手與總農藝師》對林震理想的意義、林道靜成長道路時,有的學生對理想的理解卻停留在畢業后找份好工作;當老師在為文學而激情澎湃時,學生卻在疑惑:文學究竟是什么呢?文學在今天這樣一個全面商品化的時代還有什么價值呢?甚至還有人認為文學無用,學當代文學更沒用。以這樣的心理對待當代文學,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文學教育在文學“邊緣化”的時代中顯得如此尷尬。
其三,文學研究中的爭論給教學增添了困擾。當代文學教學與當代文學研究存在著密切的互動關系,研究界的成果對教學自然能產生新鮮的觸動,能開拓師生的視野,但正在進行的尚無定論的某些爭論也會增加教學中的困擾。如“重寫文學史”的爭論就加重了教材選擇的難度。教材的選擇是教學的一個棘手問題,當前普遍使用和認可的教材有洪子誠的《中國當代文學史》、陳思和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和朱棟霖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但有論者認為“這些版本對于一些地方院校的學生來說并不是完全適用”[1](114),還在期待真正適用的教材。吳秀明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寫真》,就推出了一種旨在從書寫形式上也進行變革、主張多元聲音并存的“開放式”寫作模式,并已引起了相當的關注。還有些教師根據自己所在學校的情況而自編教材,固然能貼近本校的教學實際,但對它的衡量與評定又缺乏學理標準,使用又相當受限。而近幾年的“重寫文學史”的討論產生“去經典化”現象,則進一步加大了教材選擇的難度。對當代文學史“重寫”的爭論,相當程度上是由于對“十七年”、“文革”歷史認識的不確定性、未完成性,而海外學者如李歐梵、王德威對當代文學的研究,同樣對大陸的當代文學研究形成了新的沖擊波和影響力,他們則更愿意把“當代”安置在“現代性”這樣后冷戰的西方視野中。當代文學史被歷史重釋不斷地改造、裝飾和增添,這勢必造成教學中教材選擇的難度。
再如如何評價當代文學的問題。如何評價當代文學,成為當下文學研究中最前沿的問題。這場爭論源于2009年10月間王蒙肯定“中國文學處在它最好的時候”。當年11月在北京“第二屆國際漢學大會”上,對當代文學,德國顧彬貶抑,陳曉明高評,由此引發如何評價中國當代文學的熱議,現在討論還在進行,如《北京文學》今年的第一期到第五期都開設專欄“如何評價當代文學”。又如,如何看待網絡文學。網絡文學顯示出創作量急劇增長,新的小說類型大量涌現,青年讀者隊伍穩步擴大等特點,學生對此類作品的興趣遠遠高于對當代文學作品選的興趣。這些問題恰恰體現出當代文學學科的當代性,雖尚未納入文學史教材中,但學生對此亦有關注和疑問,教師則不可不關注,任何簡單的回避與泛泛而談顯然不能解決他們的疑惑,任何貶義的否定與評價又只會造成他們學習當代文學的困擾。
當上述情況經常困擾著我們的教學時,我們切身感受到當代文學教學危機的存在。值得慶幸的是,當代文學的教學問題已引起學界的關注和反思,這涉及到學科的性質定位、教學體系、教材編寫、教學改革、教學方式、文本閱讀等一系列重要問題,有越來越多的學校與教師對解決這些問題、推進當代文學教學改革進行了積極的思考與探索。例如:
以大學為單位的課程改革。北京大學的課程設計貫徹教育的主體性原則,針對學生實際素質和教學理論資源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課程結構調整、教育目標調整,具體到教學內容就是要注意“學術”與“人生”的均衡,還有就是在現有條件下,傾向采取小班上課的方式,幾十個人最好,便于組織討論和配合教學的相關活動。南京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與科研突出專業教師的主導作用,它在文學立場、理論追求、整體觀念、創新意識方面的創新對其他兄弟院校不無借鑒作用。華東師范大學教學則注重作品,豐富學生的藝術感悟。武漢大學的教學改革特色強調文學審美教育,更注重課外與課堂結合。上海大學中文系確立了以“培養21世紀的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為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標,以人文素質培養和通識教育為主導方向,以課程改革為教學改革的核心。
以教師個體為特征的教學探索。在考察大學課程教學問題上,楊洪承教授認為目前當代文學教材滯后,教學與學科發展相矛盾,其根本的原因是來自長期形成的專業課程設置和大學教育的狹隘思路,而新形勢下大學教育的多元辦學途徑,在開放性視野中對當代文學課程設置必然提出多樣性要求。朱曉進教授認為該課程不僅要向學生全面、系統而又深入地講授文學知識,并且要在方法層次上,訓練學生掌握文學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學會以歷史的眼光來思考和理解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學現象、文學思潮、文學流派和一些文學問題;在能力層次上,注意培養他們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2]楊四平教授從“通才”教育的角度考慮,提出要改變過去教學的灌輸性和空洞化,必須使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成為審美的、歷史的和人生的。謝昭新先生從自己教學體會出發肯定了將作品選和文學史分開來教的好處。陳曉明教授則從教育的意義考慮,認為“現代文學總體上是健全的人格教育,這是通過文本解讀、知識的傳播和知識分子的理想教育三者結合起來完成的。第一要具備審美能力,是通過文本解讀來培養;第二是知識訓練,這是從一個學習者變成一個知識分子的過渡;最后完成知識分子的人格教育。這三者是一個統一體,離開任何一個都不健全。[3](174)
這些持續的教學探索,分析了當代文學教育的現狀,呼吁對現當代文學教學要有當下性的新思考,其用心則多集中在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強調,對多種教學方法的采用,除此之外,更主要的還是要反觀專業教師的內在原因,當代文學教學改革要想產生新的教育范式,關鍵還是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要轉變。我們認為,有如下四點值得我們去思考與實踐。
第一,就職業倫理而言,專業教師應以傳達當代文學的精神與魅力為己任,持守積極的從業態度。在現時的文學教學中,課時的壓縮與文學史內容的豐富確實對教師備課造成相當大的壓力,甚至出現一些消極教育現象,如搜索現成的教案,進行有限的刪減,然后據為己有,或者在課堂上津津樂道于當代文學的“花邊新聞”來吸引學生一時的興趣,放棄對文學精神的正面引導。這些現象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表明當代文學教師的職業倫理到了需強調的時侯了。對當代文學教師來說,當代文學教學不僅僅意味著一份教職而已,它有著獨特的現實價值。傳達當代文學的精神與魅力,而不是單純傳授當代文學史知識,這應當是專業教師的職責所在,需要我們持守積極的從業態度與道德標準,“需要我們的從業者持守最基本的職業倫理來盡量加以克服,以經典性的文學標準參與新作品的推介,激活教育主體對文學的感覺和感情”,這是一個“基本的樸素的要求,也是對從事這一職業稱職與否最高的衡量標準”。有理由相信,專業教師的精神自主與教學原創會對當代文學教學現狀有所改觀。
第二,就教學追求而言,應堅持獨立原創精神。對當代文學課程來說,講授是主要的教學方法,那么教師良好的教學風范、獨立原創性的分析,對學生將會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學實踐表明,教師照本宣科地講授只能令學生生厭,教學只有追求原創精神,才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里的原創,包括獨立的教案編寫、個性化的闡釋與解讀、富有啟發性的教學設計、獨立制作的教學課件等等。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現文學教育常識化、理論化的傾向越來越明顯,學生對此普遍缺乏關注的耐心,原因就在于其中文學的魅力的缺失,教師應當發揮自己的獨立原創精神,用富有個性化的解讀來傳達當代文學的精神內涵、藝術魅力和審美價值。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通過自主閱讀來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作品,表達他們自己的閱讀感受。例如可以定期安排讀書會,給學生一個月時間讀一兩本書,撰寫讀書心得,然后在讀書會上發言交流,教師鼓勵并適時引導和總結。
第三,就培養目標而言,應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文學素質和能力,甚至是科研意識與科研能力,而不宜局限于文學認知上。從教學實踐來看,惟有將文學教育定位為人文教育、審美教育,才能彰顯出文學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獨特作用。有論者表示,當代文學課程改革思路就是教學模式由知識傳授型課程向素質培養型課程轉型,事實也證明,對于當代文學教育來說,傳授專業知識是必要的,但并非終極目標,它應該致力于提升受學生的文化修養,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人文理想,在一個精神危機的時代重塑學生真善美的靈魂。當下出現的文學爭議現象也期待相關的文學批評的選修課來對學生加以引導,鼓勵學生追求創造性發現,在思考中培養他們的科研意識與科研能力??傊?,當代文學教學關注點始終在于“文學”,在于素養、在于能力。
同時,文化語境中的當代文化研究對當代文學教學也提供了新的啟示,那就是美育的被強調。蔡元培先生說:“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偉大而高尚的行為,這由于感情推動力的薄弱。要轉弱為強、轉薄而厚,有待于陶養。陶養的工具,為美的對象,陶養的作用,叫做美育?!盵4]教育除了傳授知識,更應該感染生命,現當代文學的現時性、接近性使它更容易引發當代人的心靈共鳴。但是要在教學中實踐美育教育,教師主體還需要選擇體現“真善美”三義的教學內容和行之有效的講授策略,這方面已有探索,但對現當代文學中的美育資源多理解為作家傳記式經歷,似還可再推進。
第四,就技能訓練而言,寫作訓練宜在當代文學教學中給予重視。事實上,寫作訓練正是著眼于尊重青年學生的主觀創造力,它體現在文學體裁寫作訓練與學術論文寫作訓練兩個層面。文學寫作訓練培養學生文學形象思維能力以及文學理論思維能力。當前的網絡博客寫作熱會讓學生親身體會到文學寫作的樂趣,而學術論文寫作訓練考量的是把握問題的系統能力,其中融匯了研究、思考、表達三個過程,在學習當代文學課程中,“嘗試寫研究性的論文,是有利于提高整體能力的綜合訓練”[5](321)。這樣的實踐訓練會使學生對文學、對文學寫作、對文學教學產生一種難能可貴的專業興趣,切實提升專業技能。對此,我們在自己的教學中進行探索和實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們希望在當代文學的教改中,對此引起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并把學生所有的與當代文學相關的寫作成果都納入對學生的綜合考核之中。
總之,近年來,當代文學教學現狀受到了相當集中的關注與討論,越來越多的專業教師加入進來。但是如果將關注的目光僅僅停留在具體的教學舉措上,顯然還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必須要弄清當代文學教育的職責與目標,而這個問題又是和專業教師的教育觀念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可以說,對這個問題的有效追問、積極探索和努力實踐將直接關系到今后當代文學教學改革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楊榮.中國當代文學教學的問題與思考[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9(4).
[2] 朱曉進.略論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課程教學中的歷史意識[J].江海學刊,2006(3).
[3] 陳思和.陳思和訪談錄[J].當代作家評論,2009(3).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保障機制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5-220-02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除了建立和完善大眾化的領導機制、社會機制以及教育機制以外,還必須從學科體系建設、宣教隊伍建設、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幾方面構建大眾化的保障機制,從而更好實現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目標任務。
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需要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
1.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可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明辨方向。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大力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使之更好發揮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功能。要鞏固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傳統學科和新興學科并重,結合我國實際和時代特點,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碑斍?,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意識形態領域斗爭錯綜復雜。一方面,形形的社會思潮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理想信念造成沖擊;另一方面,改革發展進程中凸顯的矛盾和問題也給人們帶來困惑和思考,迫切需要從理論層面回答改革和建設實踐中提出的一系列深刻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因此大力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加強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建設,幫助干部群眾在國際國內復雜形勢下有效抵制和反對各種錯誤傾向的影響,進而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明辨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顯得尤為重要,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的深度和廣度,決定著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程度。
2.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創新是大眾化的學理支撐。理論的發展創新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邏輯起點,是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學理支撐和重要條件。只有發展創新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才能真正指導和推動大眾化的進程。從思想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反映了我們黨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與不斷創新,為推進大眾化奠定了堅實基礎。當然理論創新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必須根植于實踐的源泉,“理論創新必須以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前提,否則就會迷失方向,就會走上歧途,而堅持馬克思主義又要以根據實踐的發展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為條件,否則馬克思主義就會喪失活力,就不會很好堅持下去?!?。如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就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重要源泉,我們應善于對最鮮活的社會實踐和經驗進行理論概括,進而升華為創新的理論以便指導新的實踐,不斷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鮮明的時代特征。
3.要大力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教材體系和通俗理論讀物建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要體現在教材體系和理論讀物中,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大眾化進程,更好地教育引導群眾。同時語言文字的大眾化、形象化、通俗化,可使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使復雜的道理變得簡單,增強理論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使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真理帶來的愉悅。理論局從2003年推出的《理論熱點面對面》系列叢書讀本,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對有關問題作出了深入淺出、有針對性和說服力的回答,觀點準確、說理透徹,文風清新、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可讀性強,縮小了理論同群眾的距離,拉近了群眾對理論的認同,提升了理論對群眾實踐的引導,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黨的重要理論創新成果、重大戰略決策通俗化、大眾化的體現。
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需要加強優質化、多元化的宣教隊伍建設
1.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需要“又紅又?!钡膬炠|化宣教隊伍。隊伍的優質化是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前提,如果沒有素質過硬的隊伍,是很難勝任的。這支隊伍必須具有優秀的政治品質、人格素養和較高的業務素質,是黨的創新理論的忠誠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因為對普通大眾而言,他們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直觀感受不僅來自于黨和國家的政策,還來自于理論宣傳者等踐行馬克思主義的示范人群,如果理論宣傳者沒有優秀的政治品質和人格素養,不能身體力行、言傳身教,講的再好,群眾也不會相信,宣傳教育就沒有效果。同時理論宣傳者如果沒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就不能對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進行準確的把握和闡釋,就不能結合新的實踐在回答和解決實際問題中推進理論創新,自然也就不可能達到宣傳理論、教育群眾的目的?!爸艺\黨的創新理論的模范教員”、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教授方永剛就是優質化宣教隊伍的杰出代表。
2.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需要專兼職相結合的多元化宣教隊伍。人民大眾的廣泛性、差異性和特殊性需要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可靠、功底扎實、熟悉基層、善于運用群眾語言進行理論闡釋、理論宣講和理論普及教育的專兼職相結合的多元化宣教隊伍。這支隊伍要能根據不同的受眾群體,靈活地選擇傳播的方式方法,組合理論內容,特別是要與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和困難聯系起來,讓群眾從內心感到馬克思主義就在他們身邊、感到馬克思主義能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在爭取群眾信任中宣傳馬克思主義。要堅持從各級研究機構、黨校、高等院校選取一批潛心鉆研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權威人士,組建一批高層次的理論宣講“專家庫”,邀請專家進社區,將最適用的重要科學理論解讀成基層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的語言,從而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要充分利用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完善人才成長的長效機制,組建一批高水平的理論宣講“行家庫”,做社區各行各業居民的指路人和引領者。要注重發揮群眾骨干的積極作用,選拔能說會道,善于傳授自己真本領、好辦法的“雜家”,組建一批寬領域的理論宣講“雜家庫”,使其現身說法,用淳樸的語言詮釋黨的創新理論,充分發揮他們在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的“草根”作用。
三、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需要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1.傳統文化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歷史前提和現實基礎。馬克思主義要實現大眾化必須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并非是對傳統文化的徹底消解,也不是異域文化的簡單移植,而是在本民族傳統文化土壤中創生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文化生命形態,二者合則兩利,離則兩傷。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積累,它不僅以經典文獻制度等客體形式存在著,而且廣泛地以民族的思維模式、知識結構、價值系統、倫理規范、行為方式、審美情趣、風尚習俗等主體形式存在著,深深地融化在中華民族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之中,內化為人們的一種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滲透到社會政治、經濟、特別是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制約社會歷史發展,甚至人的思想行為和日常生活的強大力量,因此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離不開傳統文化這個歷史前提和現實基礎。否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末;與傳統文化決裂,只會走上民族虛無主義道路。所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生長點,達到文化認同、情感依歸、理性與感性的統一,這是大眾化的前提,也是大眾化的必有途徑和歸宿。
2.要在揚棄和發展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實現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統文化本身具有精華與糟粕兩重價值并存的特點,只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才合乎社會發展需要,才能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所以大眾化需要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因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其次,中國傳統文化既然是一種傳統,它就必須要現代化,否則它就不能得到發展,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不是要推開傳統文化的固有內容作任意解釋,也不是用西方文化模式隨意改造傳統文化,而是立足于現代社會需要,根據傳統文化固有的精神,使那些適應現代社會要求的部分得以發展,并盡量吸取西方文化中的優秀成果來彌補傳統文化的不足,使其發展得更加完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只有奠基在經過揚棄和現代化發展的傳統文化基礎之上,才能實現大眾化。
3.要借鑒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和表現手法實現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中國傳統文化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其以人為本,迎合人們的精神追求的普及經驗、表現形式和表現手法值得借鑒,比如儒家學說自誕生以來以言行教化的方式,宣揚仁、義、禮、智、信,其思想融于社會秩序中,道德約束中,民俗文化中,并得到不斷傳承和發揚。道教作為我國本土傳統宗教,與民眾的日常生活相融合,曾對我國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醫學、藥物學、養生學、氣功學以及民俗民族關系等都產生過深刻影響。佛教禪宗派以性凈自悟為宗旨,公開提倡忠孝思想,是佛教中國化的突出成就。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要打破經典理論束之高閣的尷尬局面,讓它們走進千家萬戶,過去我們的理論教育往往理論性學術性有余,而平民化不足,如果人民群眾不能真正理解,那大眾化就不可能實現。同時中國傳統文化在語言上具有精煉準確,詞約義豐,典雅規整的特點,在簡練的文字中蘊含著豐富的意義,思想的深刻性和形式的活潑性相得益彰,具有藝術感染力,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說教的目的。我們黨的領導人、鄧小平、、都深受中國傳統文化語言特色的熏陶,創造性地運用成語、典故、俗語闡述理論觀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體現出生動活潑、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
四、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需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在高校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相統一的。指出:“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贝髮W生是青年中的先進群體,改革開放以來,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明確回答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的問題。因此在高校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要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武裝大學生的頭腦,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理論認識,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還要在大學生中培養一批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使他們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從而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從這個角度上講,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在高校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相統一的。
第一次是1903年湖北幼稚園的誕生,標志著我國小農經濟社會“膝前教育”的終結,現代大工業背景下公共幼兒教育的肇始。這既是殖民主義經濟和文化侵略的結果,又是當時中國進步知識分子放眼看世界變法圖強的必然產物。第二次是20世紀20、30年代,以陶行知、陳鶴琴、張宗麟、張雪門等既具有深厚的國學根基,又領會了西方教育思想的先驅發起的教育運動,其中的生活教育思想等達到了空前的理論水平,開創了幼兒教育的時代輝煌。第三次是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以后的新教育建設,借助蘇聯教育經驗,在前蘇聯幼教專家的指導下,中國政府自上而下地對幼兒教育進行了改革,奠定了新中國幼兒教育的理論框架和教學模式,影響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第四次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在世界幼兒教育理論的蓬勃發展背景下進行的中國特色幼兒教育理論體系的反思與重構。這是在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轉型時期的又一次變革,本文討論的重點正是這一時期的歷史面貌。
通過以上的簡單描述可知,中國幼兒教育一開始就在被動接受與主動適應中前行,這一過程是在中西方文化和幼兒教育理論的沖突中不斷完成的,體現了教育的保存與更新的雙重規定性。
一、在中西幼兒教育理論交匯中碰撞
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的改革開放對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新的經濟基礎必然引發新的上層建筑之思想意識的變革。經歷了浩劫之后的荒蕪,中國幼兒教育界重整旗鼓。隨著國門的洞開,世界五花八門的幼兒教育理論洶涌而來,令人目不暇接,對這些理論的驗證和嫁接此起彼伏,實證成為此期的最大特點。
80年代一個最鮮明的印記就是倡導培養主體性和全面性發展的“完整兒童”的教育理念。與此相關的理論,比如,皮亞杰兒童發展心理學、蒙臺梭利教育方案、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美國High/Scope課程認知方案、瑞吉歐教育理念等風行大江南北。事實上,在20世紀初,“南陳北張”對于兒童的認識就已經達到了這一水準,立志培養整個的、完整的兒童,并以單元教學法、行為課程等形式貫徹這一思想。由于新中國成立后政治形勢和經濟條件的影響和制約,解放前的有益經驗被棄之不顧。當國外理論進入中國大陸的時候,幼兒教育似乎又一次從原點起步,甚至還有歷史的倒退。
趙寄石先生回顧這一時期的幼兒教育認為,“一些外來的、許多人還一知半解的東西又被不加分析地全盤認可”,“這種學了又丟,丟了又學的惡性循環使幼教改革再一次走進誤區”。之所以造成這種狀況,原因就在于此時的幼兒教育一方面還沒有作好應對和消化國際流行的“先進理論”的準備,來不及從西學傳統的延續中去審視所吸納的理論的因果關系并予以揚棄;另一方面對我國傳統文化精髓知之不深,無法將西學納入傳統文化中定位,也無法用現代中國的理性眼光來將西學定位和對當下中國幼兒教育走向的認真研究,所以,80年代的國外幼教理論你方唱罷我登場,而中國的幼兒教育卻難以形成批判的力量。后現代主義等時髦名詞和熱門話題很快吸引了幼兒教育理論工作者的興趣。
二、在碰撞中沉淀和梳理當代幼教的時代主題
20世紀90年代的歷史契機結束了80年代的沖動與盲目,那就是“人的解放”這一口號的響亮提出,緊迫地反映了中國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即需要建設性地張揚一種思想立場來匹配改革開放的社會運動進程。雖然,這在80年代的歷史發展中已經萌芽,但它只是萌芽,遠沒有被重視,也不可能被重視。因為80年代的浮躁,人們普遍缺少耐心,因而也顯得沒有時間。當然,也只有躁動才會有沉淀,社會正是這樣以自己的躁動呼喚著時代精神。
在這面旗幟下,圍繞“人性覺醒”、“人性豐富”等主題,90年代的幼兒教育更加突出了人的意義。尊重兒童主體性、回歸生活、建構學習等一些基本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并體現在幼兒權利、師幼互動、組織管理、環境創設、課程設計、家園共育等方面。
1 尊重主體性發展
80年代末90年代初兒童主體性及其權益提高到了空前的程度并以國際法加以保障:一是1989年的《兒童權益公約》,把兒童視為行使自己權利的主體;二是1990年“世界兒童問題首腦會議”發表的《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向全世界緊急呼吁:“讓每個兒童有更好的未來”,使全世界關注尊重兒童的生存、權利和福利。為此,我國政府制訂了《90年代中國兒童發展規劃綱要》。主體性教育被稱之為教育領域時代精神的精華,而人的主體性更被推為21世紀新人的最基本素質。與之相呼應,幼兒教育認定,幼兒是發展的主體,幼兒主體性的培養是幼兒教育追求的高層次目標,幼兒教育的全部使命在于發展兒童,服務于兒童,這代表了當代兒童觀和幼兒教育的最高水平。
2 崇尚幼兒教育回歸生活
回歸生活并非回歸生活的雜亂無序,而是代表一種哲學理念,體現一種生成的、開放的、人性的、超越的思維方式?!盎貧w生活”理論將人與生活看作一而二、二而一的關系,認為人的活動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教育的過程就是個體生命展開的過程,是過程和體驗的統一,并以個體的幸福生活為教育的重大使命。幼兒教育回歸幼兒的生活,重要意義在于尊重幼兒的生命價值和主體地位,關注幼兒的生存空間和生活事件,確立了幼兒人本意識和生命意識?!盎貧w生活”是人的主體性價值日益凸顯必然喊出的口號,因而,幼兒教育回歸生活是幼兒主體性發展的必然要求。
3 倡導幼兒建構的學習方式
建構的學習方式反映了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也反映了從重視知識的獲得到重視態度、能力的形成,從靜態的知識到動態的活動,從表征性知識到行動性知識,從“掌握”知識到“建構”知識的變化。自我的主動構建成為世界幼教的基本精神之一?!爸鲃印北憩F為兒童學習動機是發自內心的強烈的探究欲望;“建構”表現為兒童的知識在行動中的理解和構筑,在這種富于個人情感體驗與環境交互作用中,學習者與學習融為一體,從而自覺地、體驗地獲得個性化的知識。建構的萌發和結果充分展現了學習者的學習意義和存在價值。3-6歲幼兒的智慧條件決定了建構的學習方式在此階段必須充分運用、恰當設計和組織,這是對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的尊重,更是對幼兒主體地位的尊重。
總之,這三個主題在邏輯上是彼此密切相連的,即經由建構的途徑和回歸生活的方式實現主體性發展的最終目的。這一認識是幼兒教育在世界幼教發展背景下所取得的歷史性進步。
三、在重整中建構有中國特色幼兒教育理
論體系
進入21世紀,根本問題已不在于怎么做,而在于弄清為什么要這樣做。我們的出路究竟何在?
回到傳統?雅斯貝爾斯說:“人類一直靠軸心時代所產生的思考和創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飛躍都回顧這一時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贝呵飸饑鴷r期,在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論基礎上提出的“有教無類”的愿景,體現了儒家強烈的教化精神,當今世界的“全人教育”與之遙相呼應;亞圣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開創了中國良好的慈幼傳統。儒家以“生”為“絕對的善”之取向,天人合德而物我圓融、生機流暢,表現了中國文化的生命本位特質和古老的東方思維。但是,面向過去的教育傳統只給了我們部分的生存智慧,幼兒教育的命運只能在現實中延續。
照搬西方?人類發展生態學家勃朗芬布倫納“雀巢”式的生態理論認為,每種文化都有自身各級生態系統的獨特的構建藍圖,發展主體在大系統所屬的各級生態系統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征,實際上也是大系統對人的發展的影響的具體表現,任何關于人的發展的研究都必須考察大系統的影響作用。世界上不存在一種最好的能適應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兒童的教育方案,而各種不同教育方案能很好地適合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的兒童。比如,發端于意大利的蒙臺梭利教育方案或瑞吉歐教育理念之所以有強大的生命力,首先因為它們是民族的,其次才是世界的。在“人”的復活征程中,西方經歷了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而最終實現。隨之而來的十七世紀科學大發現,刷新了西方對人的地位和價值的認識??梢?,意大利的人本思想不自今日始,熱愛自然、熱愛兒童、追求獨立自由、崇尚個性解放的精神深深嵌入民族文化之中,決非一日之功。長期的熏陶和習染深刻地影響著文藝復興發源地的意大利,兒童作為一個人的意識被反映在以兒童觀為核心的幼兒教育中。思想史可能有兩種形式出現在歷史上,原本的思想史可能要演化幾百年,但模仿的思想史卻只要短短的幾年。脫離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社會土壤和歷史氛圍,尊重兒童、發現兒童無疑是空話和套話,以致于“生于淮南為橘,生于淮北為枳”,缺乏持久的生命力。
歷史像―個鐘擺,思想史的不成熟直接導致歷史的動蕩并反受其累。經歷了從溫和到激烈又走向溫和的一個歷史循環,中國幼兒教育經歷了將近半個世紀,才從大的方向上深切體悟到中西融合的極端迫切性,才體悟到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對一個有巨大的歷史遺產的民族來講具有的迫切意義。正如羅素在《中西文明比較》中所言:“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過去已經多次證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比祟悮v史始終是一部沖突史,交流的過程就是各種價值傾向左沖右突的激蕩和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