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論文
[關鍵詞]傳統文化 大學生 禮儀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11-0231-01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十分重禮儀的國家,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作為禮儀之邦的國民,我們也應重視禮儀教育,提高自身的禮儀修養。但是現在的大學生中卻存在著很多禮儀失范的現象,因此我們有必要充分利用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促進其禮儀修養的提高。
一、在大學生禮儀教育中重視傳統文化的原因
(一)大學生禮儀修養的現實需求
中國在世界范圍內都享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其重“禮”的文化氛圍也使學生形成了謙遜、內斂、尊老愛幼的特點。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有很多學生存在著禮儀修養缺失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現在很多大學生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出了缺乏禮儀修養的言行。如在公共場所亂丟垃圾、高聲談笑,又如在人際交往中自私、冷漠,缺乏交際禮儀等?,F在的大學生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多的禮儀失范現象,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對其進行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還不充分。因此,要提高大學生的禮儀修養,培養出懂禮貌、知禮儀的高素質人才,就必須重視傳統文化的作用,將大學生禮儀教育與傳統文化緊密結合起來。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蘊涵著豐富的禮儀教育資源
中國傳統文化中蘊涵有豐富的禮儀教育資源,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可以極大促進大學生的禮儀修養的提高。周禮及其后的儒家文化蘊涵著十分豐富的禮儀教育資源,如中國古代的“六藝”中“禮”是居首要地位的。因此,在現在的大學生禮儀教育中,要充分挖掘傳統文化中的禮儀資源,使大學生受到傳統禮儀文化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其禮儀修養。
二、在傳統文化背景下如何進行大學生禮儀教育
(一)吸收傳統文化中的“重美型”精髓,培養大學生的美好禮儀形象
所謂“禮儀”,是由“禮”和“儀”兩方面構成的,其中“儀”就是指儀態、行為。因此,美好的儀態和行為也是大學生禮儀修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生禮儀教育中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對于“美型”,即美好的個人儀態和行為是十分重視的,對美型的期待也是中國傳統審美價值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管子》中就包含了我國最早的學生守則――《弟子職》,另外,我國佛教文化中也對“美型”提出了“行如風,站如松,坐如鐘,臥如弓”等的要求。當然,我國傳統文化中關于“美型”的內容遠不止這些。充分吸收和利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美型”精髓,是十分有助于大學生美好禮儀形象培養的。
(二)吸收傳統文化中的“重倫理”精髓,培養大學生高尚的禮儀美德
在大學生禮儀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其高尚的禮儀美德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而中國傳統文化中蘊涵著豐富的“重倫理”精髓,對其進行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大學生禮儀教育的發展。重倫理、崇道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最為顯著的特點。這一點,無論是在儒家“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仁義觀中,還是在墨家兼愛、非攻思想中,還是在道家“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等的言論中,都得到了具體而廣泛的體現。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對于個體倫理道德的形成與提高是十分重視的,其重倫理的特點及“重義輕利、內省慎獨、寬厚謙虛”等的主張是可以被用于進行大學生禮儀美德的培養的。
(三)吸收傳統文化中的“重禮儀”精髓,培養大學生的美的性情
進行大學生禮儀教育就是為了使人們能夠形成互尊互敬的良好關系,人與人之間能夠和諧相處。因此,在大學生禮儀教育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要對大學生美的性情進行培養。而中國傳統文化中蘊涵豐富的“重禮儀”的精髓對于培養大學生美的性情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是十分重視對人美的性情的培養的,這在很多古人的言論中都可以找到。如孔子“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及“不學禮,無以立”,管子“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等。通過吸收和利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禮儀”精髓,必定會促進大學生美的性情的培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生禮儀教育中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充分挖掘傳統文化中豐富的禮儀教育資源,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禮儀精髓,并將其應用于學生禮儀教育之中,從而促進大學生禮儀修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瑛.試析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禮儀教育[J].教育與職業,2006(26).
關鍵詞:禮儀文化;學科性質;內容體系;研究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3)03- 0113-05
收稿日期:2013-02-05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禮儀文化的社會控制功能及其在社會管理中的運用”(12YJAZH041);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委托項目“禮儀的社會學分析”(12JD34)。
作者簡介:蔣璟萍(1964-),女,湖南道縣人,湖南女子學院教授、博士、禮儀教育研究所所長,湖南省公民禮儀素質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湖南省企業管理重點建設學科方向帶頭人,主要從事禮儀文化理論研究。
所謂“學科”就是知識的學術分類。通過學科分類可以確定各門學科在人類知識體系中的位置,并為總結和概括人類知識積累提供不同范式和框架。我國學者普遍認為,獨立成為一門學科的基本條件,應該是具備特殊的研究對象、知識體系及研究方法。筆者長期研究中國禮儀文化,認為禮儀文化已有深厚的知識積累,具備了成為一門學科的基本條件。本文試圖對禮儀文化學的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內容體系及研究方法進行初步探討,從而為創建禮儀文化學提供依據和思路。
一、禮儀文化學的學科性質
筆者給禮儀文化學下個簡單明確的定義,它是研究禮儀文化的本質、結構、功能以及發展規律的學科。禮儀屬于文化的范疇,禮儀文化學屬于文化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人們從文化的視角研究禮儀,以文化學的范式總結禮儀知識積累、概括禮儀發展規律而形成的學術類別。
所謂文化學,就是以人類社會的文化現象為研究對象,專門探討人類文化的本質及發展規律的學科?!拔幕瘜W”或“文化科學”的概念源于德國,1838年德國學者列維·皮格亨首次提出“文化科學”的術語,主張建立專門的學科;1845年C·E·克萊姆出版《普通文化學》一書,首次使用“文化學”的概念。1871年,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將“文化學”的概念從德語世界引入到英語世界,并給文化下了經典性的定義:“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盵1](P355)被譽為文化學的奠基之作,它標志著文化學學科的形成。泰勒眼中的“文化”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其一,它是從狹義的范疇來定義的,主要指人們的精神生活領域,而不包括物質文化;其二,它是從民族的范疇來定義的,主要指具有民族風格的精神生活,即民族特色的文化。這種概念非常明晰,比起那些包羅萬象的概念,更有利于揭示文化的本質和發展規律,更有利于形成獨特的研究范式和知識體系。同時,文化本身又可以進行分類,從而形成文化學的各個分支,如風俗文化學、宗教文化學、藝術文化學等,構成文化學的龐大內容體系。
從文化的視角研究禮儀,可以構建禮儀文化學的知識體系。禮儀文化學即從文化視角研究禮儀的學問,它屬于文化學的分支。禮儀文化同泰勒的文化概念有著驚人的契合,因為禮儀是一種精神文化,而且是一種民族文化。在西方國家,禮儀主要是生活習俗和生活規則;在中國社會,禮儀是擁有深刻內涵的民族文化。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曾精辟地指出:中國政體的特殊性在于中國的立法者“把宗教、法律、道德、禮儀都混在一起,這一切都是行善,都是美德。有關這四方面的箴規就是禮教。正是由于嚴格遵循這些禮教,中國的統治者取得了勝利。中國人把整個青年時代都用在學習這些禮教上,并用終身來實踐這些禮教。文人用之于育人,官吏用之于說教,生活中的一切細小的舉動都包羅在這些禮教里邊。當人們找到使他們嚴格遵守的辦法時,中國便得到很好的治理”[2](P355)。應該說,孟德斯鳩對中國禮儀的認識是非常深刻的。具體來說,中國禮儀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第一,中國禮儀的內涵特別豐富,涉及到社會生活的許多領域。著名禮學家錢玄先生說,禮的范圍之廣,與今日“文化”之概念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禮學實際上就是“上古文化史之學”[3]。的確,中國的“禮”可以說是儒家文化體系的主體內容,它是綜合性的概念,禮儀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觀念形態和行為規范,它與風俗、法律、道德、政治融合,成為傳統社會制度的重要維系,遵守禮儀就能把社會生活納入有序軌道。其二,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現象,在傳統文化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雖然對禮的概念與功能的論述往往因為具體的語境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禮儀在協調社會關系、保持穩定秩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各種禮儀禮節被整合為具體的禮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與精髓。楊志剛先生認為:“正是由于在禮俗的復合系統和矛盾運動中,中國人形成了自己民族獨特的價值觀念和心理素質,形成了獨特的思維方式、抒情方式、行為方式,形成了獨特的創造力,使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表現出有別于異邦的特點?!盵4](P566)其三,禮儀是中國傳統教育的主要內容,人們終身都在學習和實踐這些禮教。孟德斯鳩指出:“禮教沒有什么涉及心靈深處的東西,只是一些普通的實用規則而已,所以比精神上的東西更容易使人信服,更容易感動人?!盵1](P356)在儒家看來,禮儀在維護社會秩序方面比刑罰具有更加有效的作用,所以將禮作為修身之本和教化的重點,特別強調禮儀的學習和實踐,并將其貫穿于人們的全部學習和實踐之中??傊?,禮儀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而且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禮學,使禮儀成為人們日常行為的規范與準則,把禮儀推向全體民眾。從周公制禮開始,到《周禮》、《儀禮》、《禮記》等禮書的出現,再到民俗禮儀和西方禮儀的傳播,確實具備了完整的知識體系。創建一門禮儀文化學,不僅有助于中國禮儀文化的知識積累,而且有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
二、禮儀文化學的研究對象
禮儀文化學有自已特殊的研究對象,即禮儀文化現象。構建禮儀文化學的基礎,就是通過對禮儀文化現象的深入剖析,探討禮儀的本質、結構、功能及其發展規律。
從禮儀的本質看,它實質上是一種通過社群關系來規范人的行為和社會秩序的文化體系。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辭源》將“禮”解釋為規定社會行為的法則、規范、儀式的總稱,而“禮儀”則被解釋為“行禮之儀式”。筆者曾經提出過“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標的、符合‘禮’的精神的行為規范、準則和儀式的總和”[5](P94)。楊志剛先生認為,“中國傳統社會不同于西方古代社會依恃宗教,也不同于西方現代社會依恃法律,而是利用禮俗進行調控。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傳統社會可稱之為禮俗社會”[4](P566)。在禮俗社會中,形成了一整套通過社群關系規范和調控人們行為的文化體系。所謂社群是指“基于自然意志,如情感、習慣、記憶等,以及基于血緣、地緣和心態而形成的一種社會的有機體”[6]。它的功能猶如生命有機體,其中的每一個人擁有自己的成員資格,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社群中尋求各自的歸屬。社群是由于共同的價值、規范和目標的實體,社群的主要標志不是契約和利益,而是人們的出生、地位、習慣和認同。禮儀就是通過村落、城鎮和國家這樣的社群,形成基于血緣、地緣和心態的社會關系,各成員擁有共同的習慣和價值觀念,遵守共同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從而構建維護某種社會秩序的文化體系。這種體系擁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包括心態、觀念、習慣和制度等廣泛的內容,因而表現出很強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從禮儀文化的結構看,它是由禮儀觀念、禮儀行為、禮儀習慣和禮儀制度組成的文化體系。禮儀觀念是對禮儀活動必然性的認識,它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對禮儀價值取向的各種心理過程及由此產生的群體性認識。禮儀觀念的形成有不同的來源:一是源于共同的出身和地位。出生于不同的地域和階層的人們,或者擁有不同的經濟、政治、社會地位的人們,都可能形成不同的心態和價值觀念。二是源于共同的生產和生活。社會群體將會通過集體生產的共同目標而逐漸形成一種“共同意志”,在社會生活中也要求屬于同一群體的人們服從這種“共同意志”,并通過“模仿”而實現文化傳遞。三是源于對群體和人類的尊重。不同的社群通過一定的行為規范而表達對自身的認同和尊重,并通過某種行為規范來表達對人類的尊重,形成“以禮相待”的和諧關系。禮儀行為是與禮儀觀念相適應的行為或者儀式,即符合禮儀觀念的行為舉止,它是在社會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禮儀觀念的外化形態,這種行為具有群體性的共同特征。禮儀習慣是禮儀行為的固化,它使某種社群的人們產生一種完成禮儀行為的傾向和趨勢,使禮儀成為一種自然的行為模式和習慣定勢,并形成社群成員共有的生活和交往習慣。禮儀制度是在共同的禮儀觀念、行為和習慣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非正式制度,它是某種社群的文化制度的重要特征,是維系和傳遞文化的制度因素。由禮儀觀念、行為、習慣和制度組成的一套完整的文化系統,保障了禮儀文化的維系和傳承。
從禮儀文化的功能看,它是以禮儀觀念的共同取向調控人們行為的發生、修正和人格完善的文化體系?!岸Y儀具有兩個最基本的功能:一是通過調節功能控制人的行為,即行為調控;二是通過認識功能完善人的人格,即人格完善”[5](P159)。首先,禮儀是作為基礎性的行為規范,目標就是通過構建“行有禮之舉”、“做有禮之事”的控制系統,使社會成員的行為符合社會所需用的秩序。禮儀具有導向的功能,它本身體現著一種價值導向,引導人們選擇價值方向和目標,去做符合禮儀規范的行為和事情;禮儀具有調節的功能,它通過對人們行為的評價以及評價信息的反饋,來指導或修正人們的行為和活動,將其控制在符合禮儀要求的范圍內。禮儀作為社會行為規范,其社會控制功能表現在三個層面:一是規范人們行為,促使人們以禮儀規范自己的行為;二是協調社會關系,促使社會群體建立和諧關系;三是維護社會秩序,促使符合禮儀的社會秩序的形成。其次,禮儀作為一種觀念性的文化,可以幫助人們認識禮儀的意義、內容和作用,從而將禮儀的要求內化、沉淀、轉變為人們的人格素質。為了使社會成員的素質符合社會所需的秩序,任何社會都將推崇相應的理想人格,禮儀素質就屬于理想人格的素質。禮儀對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完善,主要通過教育和激勵來實現。它既可以通過認知的方式,幫助人們理解禮儀的價值及其在塑造理想人格中的作用,從而自覺地培養禮儀人格和禮儀素質;又可以通過評價的方式,激發人們的情感和意志,引導他們追求良好的禮儀形象,塑造一種將內在的思想素質和外在的儀表素質有機結合的完善的人格形象。
從禮儀文化的規律來看,主要包括禮儀形成、發展和作用的規律。禮儀始于原始人類時代,它是風俗、人情、祭祀等的綜合產物。首先,禮儀源于風俗。劉師培先生說“上古之時,禮源于俗”[7]。原始公社最早的社會習俗,就是為維護人際關系而約定俗成的規矩,其中某些內容演變成禮儀。其次,禮儀源于人情。司馬遷認為:“緣人情而治禮,依人性而作儀”(《史記·禮書》)。人的喜怒哀樂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容易失控的一面,禮儀源于節人之欲和協調人際關系的需要,儒家制禮就是要促使人的性情得以其正。再次,禮儀源于祭祀。原始先民對大自然的風雨雷電、日月星辰、洪水猛獸以及自然界的生生死死迷惑不解,心存畏懼,認定冥冥之中有鬼神操縱,于是用食物虔誠地貢俸鬼神,由此形成了莊嚴而隆重的祭祀儀式。郭沫若先生認為,從禮字的結構上來說,是在一個器皿里面盛兩串玉以奉事于神,“大概禮之起,起于祀神”[8]。禮儀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受到經濟和政治因素的重要影響,這是一條基本規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從事禮儀活動的物質條件得以改善;隨著政治的發展,禮儀被統治者利用而成為維護政治秩序的手段。禮儀文化的發展也有著相對的獨立性和歷史繼承性,體現著文化的源流和進步。同時,禮儀文化還有其發生作用的基本規律,其作用的機理,一是禮儀從觀念、行為到習慣的內化機理;二是從規范、風俗到秩序的外化機理。禮儀通過群體內部的文化認同形成凝聚力,通過社會角色的扮演體現群體的外部形象。禮儀具有文化控制手段的軟約束特征,具有非正式制度的非直接強制性特征,禮儀控制主要通過社會評價和內心反省的途徑來實現。
三、禮儀文化學的內容體系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可謂博大精深,而且內容非常繁雜。因此,構建禮儀文化學的內容體系,應該在總結和概括禮儀文化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沿著一定的邏輯思路形成禮儀文化學的基本框架。
第一條思路是根據研究對象分析禮儀文化的基本問題,形成由禮儀文化的本質、結構和功能構成的內容體系。通過分析禮儀文化的涵義,揭示其本質特征;通過分析禮儀文化的要素,揭示其基本構成;通過分析禮儀文化的作用,揭示其主要功能。這些內容是禮儀文化的基礎性內容,構成禮儀文化學的基礎理論。
第二條思路是根據發生原理分析禮儀文化的基本規律,形成由禮儀文化的形成、發展和作用構成的內容體系。通過分析禮儀文化的形成和演變的過程,揭示制約這種過程的諸多因素及其重要程度;通過分析禮儀文化發生作用和影響的過程,揭示這種過程的實現機理。這些內容是禮儀文化的重要內容,也屬于禮儀文化學的基礎理論的范疇。
第三條思路是根據不同視角分析禮儀文化的具體領域,形成由禮儀文化的倫理、政治和審美領域構成的內容體系。通過分析禮儀文化在不同社會領域的意蘊及其功能,揭示其綜合性的影響和作用。研究傳統禮儀文化及其現代價值,可以從倫理、政治和審美的視角入手。
從最一般的意義來說,禮儀文化是道德文化。它首先是對交往對象表達善意和友好,這是一種倫理學蘊意。禮儀同道德的結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征。首先,“禮者,德之基也”?!叭硕鵁o禮,焉以為德”。(揚雄:《法言·問道》)禮儀是道德的基礎,對人友善是道德行為的源泉。其次,“禮者,所以正身也,無禮何以正身”。(《荀子·修身》)顏元曰:“身有禮則身修?!睂W習禮儀是培養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徑,遵守禮儀是道德人格的一種境界。儒家禮儀通過把“禮教”潛移默化為人們的道德觀念,并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成為一種道德秩序。
傳統禮儀文化也是一種政治文化?!岸Y教”屬于統治術的范疇。它把人們分成不同的社會層級,把官員也區分成不同的等級,要求嚴格遵循這種層級和等級,從而形成嚴謹的政治秩序和社會秩序。中國禮儀文化也起源于政治,并形成為傳統社會的統治策略?!蹲髠鳌?、《禮記》中講到,禮是“國之干也”,“政之輿也”,認為禮是為政者“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的依據,是保持政令通暢的重要手段。儒家政治的特點是“以教化政”,其重要內容就是通過禮和禮儀的教化,達到政治穩定和社會有序的目標。
現代禮儀文化融入了審美的內涵。禮儀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顯示出審美的功能,使禮儀變成一種審美文化。美國學者凡勃倫認為,隨著經濟發展而愈益受到重視的禮儀,“在容態舉止上要求革新、要求精益求精的直接目的,是在于要使關于求美或關于表情方面的新方式達到更進一步的有效程度”[9]。人們所創造的符合禮儀的精細的制度、整齊的動作、多彩的服飾和有序的形象,能夠帶來審美的感受。在現代社會中,禮儀文化的審美價值得到提升。
從禮儀文化的發展歷史和趨勢看,傳統社會以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為主,而現代社會則以道德文化和審美文化為主。從不同的學科視角研究禮儀文化,可以展示禮儀文化的多維性和豐富性,從而使傳統禮儀文化的內容得到拓展,形成更加完善的內容體系。
四、禮儀文化學的研究方法
我國傳統禮儀文化的研究方法具有鮮明特色,主要表現為經史結合的方法特征。一種是經學研究方法,即從經學意義上研究禮儀。人們把禮儀當作“金科玉律”,對其進行注解和分析,產生了“三禮”、“五經”以及徐乾學《讀禮通考》、凌廷堪《禮經釋例》、胡培翚《禮儀正義》、黃以周《禮書通故》、孫詒讓《周禮正義》等禮經學名著。另一種是史學研究方法,即從史學意義上研究禮儀。20世紀20年代,梁啟超提倡把禮儀當作史學研究,人們轉向從文化史、制度史、社會史和風俗史的角度探討禮儀及其發展歷史,從更深的層次剖析中國的禮制和禮俗,揭示其中的特征和規律,取得了更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經學的方法有利于總結傳統禮儀的成果,形成思想框架;史學方法有利于梳理傳統禮儀的發展,揭示學術規律。這種經史結合的研究,為構建禮儀文化學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從學科的角度研究禮儀文化,目標是形成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即按照某種特定的范式進行研究和概括,形成融傳統禮儀和現代禮儀于一體的知識體系。它要求我們既要繼承和利用傳統經學和史學的研究成果,又要在方法上有所創新。首先,可以采用文化學的研究方法,包括調查法、文獻法和比較法,更加廣泛地收集禮儀文化的相關素材,并且進行科學的分類,從而使禮儀文化學建立在對禮儀文化的系統梳理的基礎之上。其次,可以采用理論分析方法,運用倫理學、政治學、社會學和美學等學科原理,從不同的視角對禮儀文化的意蘊及其作用機理進行專門研究,使禮儀文化學成為綜合性的交叉學科。再次,可以采用現代科學方法,如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方法,深入分析禮儀文化系統及其構成要素,明確各種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分析禮儀文化各種功能的實現機理,揭示禮儀文化系統內部通過信息傳遞和反饋調節人們的禮儀行為,從而達到以協調社會關系為目標的社會控制過程??傊?,應該綜合運用傳統的和現代的方法,通過多學科的交叉分析,在廣度和深度上推進禮儀文化的研究,使之形成由典型特征、思想原理、發展歷程及應用領域等內容構成的比較規范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 [英]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1.
[2] [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錢玄,錢興奇.三禮辭典·自序[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1.
[4] 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 蔣璟萍.禮儀的倫理學視角[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6] 俞可平,社群主義[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73.
[7] 劉思培.《古政原始論》之十《禮俗原始論》[A].劉師培.劉師培全集.第二冊[C].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54.
關鍵詞:傳統文化;大學禮儀課程;問題;解決
一、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禮儀課程中的重要地位
1.中國傳統文化是文化載體和歷史符號
哲學家羅素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儒家很成功地使整個中國保持了優美的風度與完善的禮節……這種理解并非僅限于上流社會,貧苦的人民也頗講求?!碑斀裉斓奈覀兂缟形鞣降纳?、使用英語和西方的社交禮儀的時候,也許不會想到,當西方哲學家在思考道德問題的時候,會將中國傳統禮儀作為一種可供示范的典型。事實上,有學者研究指出,在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時候,由于科技的發展讓西方人信仰缺失,他們希望從東方重新探索到道德的邊境。
對中國而言,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也最容易被學者們提起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講求“仁義禮智信”,其中“禮”就與當今談論的“禮儀”相關。道德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學者將其淵源歸于“禮”。認為一個人的道德品質能夠從他為人處事和生活態度中體現出來,將“禮”看做個人道德的外在表現形式??梢?,中國傳統文化與禮儀密切相關。
2.中國禮儀與西方禮儀在現代進行文化博弈
當各國都在強調文化“軟實力”,美國提出文化“巧實力”的時候,韓國在保持本國文化傳統和珍視本國文化方面做出了非常巨大的努力,甚至將中國的“端午節”申請為韓國的文化遺產。而在這方面,我國則有待加強。
當美國好萊塢輸出它的產品的時候,它所傳達的是自身的文化,而文化霸權將成為“精神及道德領導權”,并以這種該方式對社會加以引導和統治。因此,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著潛在的競爭,想要保持自身的精神獨立,就要保護自己的文化,禮儀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3.高校大學生對中國禮儀與文化的學習需求
之前在微博上有一條很火的微博,用生動形象的圖畫表現了中國傳統禮儀中的一些基本要求。比如,吃飯的時候不能把筷子豎著插在米飯上,因為這樣像是在墳頭上插的香。很多年輕人尤其是高校大學生愿意轉發,并且在轉發的時候說“這些老規矩不能忘”。能夠看出,高校大學生對中國傳統禮儀和文化具有敬畏之情,并且希望將其傳播出去。
在網絡上,也會有人歸納“作為中國人不能不知道的傳統習俗”,將中國傳統節日的禮儀加以說明,這些深受高校大學生喜愛。
二、融合過程中大學禮儀課程教學可能遇到的困難
1.禮儀與文化交叉部分的師資專業性問題
由于中國高校課程的細分,不同學科之間在教學側重上存在差異,甚至由于不同學科在學科基礎理論的建立和前提設置上就存在差別,導致在師資方面存在問題。例如,在文學院的課程中,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課程可能比較側重于文學史,而文化史的方面也多從歷史上的文學材料中提煉出來。
2.對于課程普及度的考量
誠然,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禮儀課程中十分重要,然而應將其作為一門怎樣的課程尚有待考量。一方面,學生日常的專業學習壓力很大;另一方面,學校的課程資源有限,如果“一刀切”直接將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禮儀課程作為公共必修課,各教學院系又擔心占用專業課學時。而如果只對某一個專業開設,又存在其他專業學生無法享受這一教學資源的問題。
3.教學方法上需要探索
杭州師范大學岳剛德副教授曾經指出,儒家思想講究“修身為本,道德成人”,既重視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選擇與思辨,更重視對于人在培養自身修養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從這個角度上說,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禮儀課程的教學層面,值得探求的內容最多。
三、傳統文化與大學禮儀課程融合方式探索
1.多學科教師聯合授課與集體研究
在中國,由于學科背景不同,一些教師沒有足夠機會相互交流,但事實上,不論是在研究過程中,還是在授課過程中,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的相互碰撞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結果。因此,建立含有中國傳統文化內容的大學禮儀課程的過程中,可以將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聯合在一起,一起研究授課方式和研究這一新的課程。
在開始的階段,可以采用不同老師分別進行幾節講座的方式來進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同的老師可以在其他老師上課的時候“旁聽”,這樣一方面可以交流觀點,另一方面,避免不同老師所講內容有矛盾的現象而給學生造成誤解。
2.教學調研與教學過程相結合探索培養模式
(1)可以考慮在課程前期、中期、后期進行教學調研。在已經有的研究中,能夠體現出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方向課程的熱情。當問及“如果我們開設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您認為有必要開設以下哪些課程?”的時候,調查顯示,已經上過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課程的同學中有超過23%的同學認為仍然需要增加相關的其他課程。需要注意的是,作為一個比較新的嘗試,除了在上課之前進行調查之外,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和學校也應該積極收集同學的反饋,來了解學生在課上希望學到些什么、目前的課程設置有哪些需要改進等等。
(2)對于應該如何開設課程方面,可以先選擇進行提供公共選修課,以講座的呈現方式面對學生。在調研的基礎上能夠逐步了解有多少學生愿意學習這門課程,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課程
定位。
(3)作為創新嘗試,可以考慮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網絡授課。在課程開始之初,可以在上選修課的同時進行課程錄制,并且上傳到網絡上供學生觀看和傳播。隨著社交網絡的發展,這種授課方式能被大學生快速接受。
3.教學法上注重傳承與創新
(1)通過多媒體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相比之下,禮儀是比較容易通過實際舉例子來形象地表現的,
但是中國傳統文化很難在現實生活中進行模擬。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包括影視劇作品、歷史圖片等方面的搜集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能夠在多媒體教學的環境中,用更為活潑的方式表現出來,文
化就不再是一個遙遠的東西。
(2)現場情景模擬
雖然傳統文化不是非常容易形象生動地呈現,但是禮儀是可以通過行動來表現的。例如關于在座位上如何體現“長者為尊”的概念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學生事先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請上來幾個同學,讓他們演示自己會選擇怎樣安排座位,之后給出點評。
(3)教學模式與教育方法創新
湖南女子學院是在全國高校中把禮儀課程作為公共必修課正式列入人才培養方案的第一所院校,從2003年開始,在全校學生中開設了《現代禮儀》公共必修課,組織了現代禮儀課程的教學改革和各種教研活動,制訂了現代禮儀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大綱,首創了“3+3”高校學生禮儀素質培養模式并具體組織實施?!?+3”模式是該校禮儀專家蔣萍教授的一個創造,即在教育內容上,實現禮儀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傳統禮儀與現代禮儀相結合、系統介紹與專業特點相結合;在教育方法上,實現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相結合、知識傳授與養成教育相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4)組織多方活動,促進言行一致
有學者已經提出,對于禮儀課程的教育,完全可以配套舉辦以大學生禮儀為主題的校園活動。甚至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活動、自己組織,學生可以通過講座、舞臺劇、表演、辯論等多種方式進行,甚至可能會超出教師的預期和想象。
總之,對于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禮儀課程的問題,最需要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理論,而在教學方面則可以更加開放,相
信學生的價值觀和能力,在“言”與“行”共同的培養中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尹靖.中華文化大觀[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8:33.
[2]齊文東.將傳統文化滲透到高校禮儀課程中之初探[J].高教,2012(1).
[3]Kim,Taehwan:Paradigm Shiftin Diplomacy:A Conceptual Modelfor Korea’s“New Public Diplomacy”,Korea Observer,Winter 2012;43,4;Pro Quest Research Library,pg.527.
[4]【英】約翰斯道雷.文化理論與大眾文化導論[M].常江.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7):98.
[5]韋冬余,焦方瑞,尚金蘭.理解課程改革的復雜性:中國傳統文化、復雜理論與課程改革國際研討會綜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0(12).
[6]石玉秋.高職院校開設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必要性[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
[7]劉慧敏,孫國軍.傳統禮儀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的機制與途徑[J].赤峰學院學報,2013(2).
關鍵詞:韓國 禮儀教育 啟示
中國是禮儀之邦,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文明,其先進的科技與文化輻射和影響著周邊的國度。作為近鄰的韓國很早便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儒家思想與學說在韓國得到很好的推廣和保存,儒學精神浸潤和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韓國人民,形成了良好的國民精神。韓國成為儒家文化的范本,其儒學保留完整性甚至超過了儒學發源地的中國?,F代,韓國人民表現出世人公認的彬彬有禮之風格,韓國的禮儀教育就是以儒學教育為基礎,其獨具東方特色的禮儀教育獲得成功。相較而言,作為儒學發源地的中國,在現代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國民禮儀素質狀況卻不盡人意,韓國禮儀教育的成功牧師可以為我們提供有益借鑒與思考。
一.韓國禮儀教育方式
1.發展學校禮儀教育,形成系統而成功的學校教育
韓國禮儀教育的成功離不開學校禮儀教育。韓國將禮儀教育融入系統的學生道德教育過程中。從1973年開始,韓國在各級學校開設禮儀相關的課程。在小學、初中開設“道德課”,高中開設“倫理課”,在大學開設公共課“國民倫理”和社科課,對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進行系統完整的禮儀教育。
韓國禮儀教育內容系統連貫,由淺入深,適應個人的思維發展趨勢,由直觀到抽象。從最直觀淺近的家庭禮儀、生活禮儀知識與行為養成,逐步深入發展到抽象的倫理知識。韓國《道德》課的第一條目標是使之“理解日常生活所必要的禮節和道德規范的意義與重要性”。韓國幼兒園設有禮儀室,禮儀室必備有各種傳統服飾和民族的傳統家具、用品。教師會經常帶領學生一起穿上鮮艷的民族服裝表演茶道,教學生倒茶的規范方式,并訓練學生雙手捧茶杯向人敬茶以顯恭敬,自細小的生活儀式教授待人接物的方法。韓國的小學、初中設“道德課”,內容分為4個領域:個人生活、家庭鄰里和學校生活、國民生活、民族生活。高中設“倫理”課,內容分為5個領域:個人倫理、社會倫理、國家倫理、倫理思想、統一課題。大學開設的公共課“國民倫理”課和社科課,在中學道德課基礎上系統講授高一層次的倫理知識,結合社會道德問題的討論,加強道德自律能力培養,教育青年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處理好國家、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韓國“21世紀的教改方案”十分重視國民精神教育”提出的主要內容有:在學生中進行正確處理家庭、社會、國家三位一體關系的教育,樹立“國家興旺是我發展之根本”的大局觀念;在處世問題上,要學會尊重他人和與人合作,從而達到和睦相處,杜絕暴力行為等;在青少年中推行儒家哲學,宣揚效忠精神,規范學生的行為舉止。韓國大學中設有教養課,基本內容由教育部確定,設為必修課,各大學還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師資研究狀況,增加選修課,并設置專門的教育機構,負責面向全校各院、系開設這些課程。
2.重視養成教育,在實踐中培養禮儀素質
韓國學校還十分重視青少年的養成教育。將基礎知識與理論在實踐中加以鞏固,奉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強調基本行為習慣的培養與訓練。學校設置道德教室、禮節室,對生活場景進行模擬,演示各種場合下合適的儀表禮節,學生依此進行模擬練習。演示與練習內容廣泛,包括生活各領域。如個人生活禮節中著重練習身姿禮儀,教授依據場合選擇得體的著裝,規范接遞物品的舉止,細致到與不同人談話時的語氣、語體、眼神及面部表情都會要求不斷練習直到合宜。教授家庭生活禮節、學校生活禮節、社會生活禮節、國家生活禮節,如對父母長輩、兄弟姐妹、親戚鄰里的禮節;對老師、同學的禮節,上學、放學時的見面禮、道別禮;很注重社交中的各種致意禮節的學習,如鞠躬禮、舉手禮、注目禮、對拜禮。學校從事禮儀和修養教學的老師向學生們詳細講解、示范各種禮節,幫助學生不斷操作、強化禮儀技能,在各類活動中展現優雅得體的氣質。韓國高校還經常義務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們了解和深入體會韓國的傳統文化,如動手制作韓國傳統節日食品,表演韓國傳統歌舞等,并注重引導學生將傳統要素和現代化要素恰當地結合起來,在現代科技形式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因子。同時,加強以各種志愿者活動、課后教育活動等為主的教育實踐活動。學校提供專門的空間讓學生組織各類活動小組和創辦學生社團,以學生會為主進行自律管理,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如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利用假期到國外旅行和短期訪學,體驗海外文化;如非洲之旅、中國文化之旅、歐洲文化之旅、美國常青藤盟校之旅等,幫助學生既了解異國風情、禮儀文化,同時也培養了國際化的視野,更好融合傳統與現代禮儀。
3.普及全民性的禮儀教育,在儒學中汲取精神力量
韓國的禮儀教育不僅僅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教育系任務,也是整個社會系統持之以恒的事業。韓國政府投入大量的電視公益廣告,韓國電視每天播放一分鐘的公益廣告,并號召家庭成員共同收看,引導市民講文明、懂禮貌。
韓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應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對韓國的禮儀教育具有深遠的影響。韓國自古就崇尚儒家文化,具有良好的社會風尚和禮儀基礎,《論語》《孟子》兩門課是韓國的很多院校的必修或選修課程,韓國教育電視臺定期播放儒家思想文化的講座,反復播放反映中國儒家思想的《論語》等傳統教材的學習輔導。政府除保留比較完整的儒家文化器物系統、儒家文化制度系統之外,為了弘揚悠久的儒家文化傳統,還出資修葺具有400多年歷史的陶山書院,并把它作為國民教育的基地,后來又繼續成立了儒家學會等專門研究機構和學術團體。韓國在推進現代化的進程中,非常珍視傳統的儒家倫理,并將這種內在精神轉化為本民族發展的動力源泉,不但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精忠報國有文化的韓國人,而且為韓國的崛起和江漢奇跡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目前韓國仍保留著230所鄉校,作為向青少年進行人性教育的現場教室,每年寒暑假時向學生開放。鄉校通過舉辦“忠孝教育”講座,講授“忠、孝、禮”等傳統倫理道德的教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5個階段的“四字小學”教育(指中國孔子為培養孩子所著的忠、孝、禮啟蒙教材),教育學生“父母有命,俯首敬聽”、“愛民如子,為國盡忠”、“一杯之水,必分而飲”、“行必正直,言則信實”,培養他們講究孝道,正直做人,團結合作,為國奉獻。
二.韓國禮儀教育對我國現代禮儀教育的啟示
韓國禮儀教育以儒學精神為滋養,具有濃厚的思想底蘊。設置系統而科學的學校禮儀課程教育,在生動的生活禮儀中實踐應用、鞏固,舉政府之力在民眾中形成普及全民的學習氛圍。
中國的禮儀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中國的學校禮儀教育還沒有做到位。小學禮儀教育容納與思想道德教育中,僅對學生做道德境界的要求,很少實際操作技能的練習。學生能在思想上提高認識,但缺少行動。行為滯后于思想,最終導致思想教育的空乏。中學教育以智育為目標,更注重歷史與政治知識。及至高等教育,已經成人的學生在高校也得不到全面的禮儀教育,許多高校并未開設專門的禮儀課程,有些則限于交際禮儀、職業禮儀教育,這些以實用為目標的禮儀教育,缺少思想境界的培養,難以培育出彬彬有禮的公民。韓國禮儀教育的成功可以為我國禮儀教育帶來值得借鑒的經驗。
首先,重視禮儀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影響。從幼兒抓起,將幼兒禮儀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核心位置。家庭教育過程中,母親在幼兒的生活禮儀教育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父母禮儀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幼兒的禮儀教育質量,我們不能指望禮儀素養不高的父母能完成高質量的家庭禮儀教育。社會應該重視成人禮儀素質教育,特別是女性禮儀素質的培養。在女子高校成人教育課程中應開設禮儀課程,培養出優雅的母親。母親優雅的氣質、得體的舉止在家庭生活中將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沁潤幼兒的心靈,有效的指導幼兒的言行,培養真正文明有禮的孩子。
其次,應該從學校教育下手,建立系統而有效的學校禮儀教育。禮儀教育從幼兒園開始,重在培養孩子的生活禮節,將禮儀具體化為日常生活行為,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傲晳T作為一種自動化了的行為活動,一旦形成,就會以無意識的行為表現出來?!弊孕W到高中都應該開設禮儀課程,這些課程可以與道德課合在一起以專題或章節方式來實現。大學應該普及專業禮儀教育。禮儀課程設置需要配合良好的師資隊伍,培養專業的禮儀教師來具體講授該課程。在教學方法上拋棄傳統的缺乏互動性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將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注重學生的行為訓練和養成教育。
第三,國家和政府應高度重視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時出臺相關政策,建立健全禮儀教育制度。政府應加大禮儀的社會宣傳,播放公益廣告,利用社會團體進行形式多樣的禮儀推廣活動,讓文明、禮儀之風深入人心。
[湖南省社科規劃課題《公民禮儀教育的途徑及方法研究》研究階段性成果,湖南省教改課題《女子高校成人教育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研究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白宏亮.韓國的禮儀教育對我國大學生禮儀素質教育的啟示[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12)
[2]樓宇烈.儒學在現代韓國[J].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8,(1)
[3]俞亞芹.韓國重視禮儀教育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浙年專修學院學報.2006,
[4]靳義亭.論韓國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經驗與啟示[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1,
[關鍵詞]宋代;婚服;禮俗
一個時代的服飾,是那個時代文化的表征。宋遼夏金時期,我國各民族交流頻繁,融合進一步加劇。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各民族服飾在交融過程中相互影響、取長補短,中原宋王朝傳統服飾吸收了許多少數民族元素,而北方草原民族服飾也逐步漢化。服飾是禮儀文化的重要載體,傳統禮儀、風俗文化在多民族政權并立的歷史大幕下,通過服飾文化的交流,由中原王朝向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傳播、發展。中原王朝內部,禮儀經歷了統治階層的不斷調整、強化,最終形成了不同于漢唐的、獨樹一幟的風格、體系。服飾作為禮儀文化重要表現形式,其分等級、定尊卑的作用也進一步加強。為了人生最重要的儀式——婚禮而準備的婚服,是傳統禮儀文化的重要象征。無論是婚禮用的服裝、化妝、配飾、都是當時社會審美取向的體現。華美、精致的婚禮服飾,是服飾文化的精華所在,也是禮儀規范的集中體現。研究婚服,能夠更直接的了解這一時期各個區域的服飾審美取向和其中蘊含的禮儀文化內涵。近二十年來,雖然婚姻禮俗和服飾研究這兩個方向研究成果卓著,但將它們相結合,研究婚禮服飾與婚俗、禮儀關系以及婚服的禮制內涵的文章卻不多,可以說研究還是比較薄弱的。
一、研究服飾、禮儀的古籍、專著
有關婚禮服飾的內容在眾多史書中曾被提及,如在《宋史》[1]、《遼史》[2]、《金史》[3]、《西夏史》[4]中都對皇帝、后妃、命婦、官員等貴族的禮服形質有詳盡的記載,并做了具體的規定。鄭樵所著的《通志》[5]中對天子、太子、后妃、官員的章服和婚禮儀制也有明確記載。這類史書雖然記載了統治階級的章服制度,但并沒有專門對婚姻服飾進行記錄。盡管如此,透過這些記載,我們還是可以一窺那個時代華美禮服的形質,婚服做為其中的精品,也必然包含了這些禮服的特點。
官方史書只關注了統治階級,對于廣大民眾的婚禮服飾沒有給與很多的筆墨。朱熹的《朱子家禮》[6]以及司馬光的《書儀》[7]則對士大夫階層的婚禮流程及禮儀規范進行了細致的描述。這倆部書側重對禮儀習俗、規范的闡述,給我們認識和了解這個時代中下層人民的婚姻形態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但是對婚服給與的描述只有寥寥幾筆,一帶而過。
到了現當代,研究服飾通史的著作頗多,最著名的要數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8],這部著作通過研究考古資料如壁畫、畫卷、刻印等,對中國歷代傳統服飾作了詳盡的介紹,并對其中的文化內涵做了細致的刨析。其中第一百零二到一百三十一章是研究遼宋夏金的服飾,沈從文先生更多的從平民服飾入手研究,展現了這個時期社會各個階層的衣著習俗。孫機著的《中國古輿服論叢》[9]對封建貴族階級的輿服制度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描述了解那時婚禮服飾的基本特征。此外,陳茂同的《中國歷代衣冠服飾志》[10]、朱和平著的《中國服飾史稿》[11]、周錫保的《中國古代服飾史》[12]、陳高華與徐吉軍編著的《中國服飾通史》[13]、周汛及高春明編著的《中國古代服飾風俗》[14]、黃能馥編著的《中國服飾通史》[15]、王民澤編寫的《中國古代服飾》[16]、臧迎春著錄的《中國傳統服飾》[17]、張書光《中國歷代服裝資料》[18]等都是研究我國古代服飾的著作,這些專著側重點不同,敘述方式不同,可以說從不同的角度相互佐證,使我們更清晰的認識我國古代服飾的整體面貌。此外,王瑜所著的《中國古代北方民族與蒙古族服飾》[19]對北方少數民族服飾進行了系統的介紹。王青煜所著的《遼代服飾》[20]、趙評春和遲本毅著《金代服飾》[21]為研究遼代、金代的服飾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黃強著的《中國內衣史》[22]是一部專門對歷代內衣形質進行收錄、介紹的著作。周汛及高春明編著的《中國歷代婦女妝飾》[23]、孟輝撰寫的《中國歷代女子服飾史稿》[24]是專門研究女子服飾的著作。周汛和高春明編著的《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25]是研究我國服飾文化的重要工具書。閱讀這些專著,可以讓我們從各個角度,全面的認識宋遼夏金時期衣著服飾的狀態,領略傳統服飾的魅力。在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進一步挖掘隱藏在這些靚麗衣飾下的禮儀內涵。在這些書籍中,并沒有專門研究婚服的篇章,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此外,相關的服飾美學著作也是做論文的重要資料,近年來研究服飾美學的文章不少,主要有:葉立誠的《服飾美學》[26]、蔡子諤所著的《中國服飾美學史》[27]、高春明編著的《中國歷代服飾藝術》[28]、蘭宇與祁嘉華的《中國服飾美學思想研究》[29]。
除了研究服飾的專著外,關于禮儀、民俗研究的著作也是我要了解的重要部分。臺灣學者彭利云所著的《宋代婚俗研究》[30],是一部全面介紹和分析宋代婚俗禮儀的專著。美籍學者尹沛霞著,胡志宏譯的《宋代的婚姻和婦女生活》[31],從外國人的視角審視宋遼夏金時期的女性和婚姻,有許多獨特、新穎的觀點。王文寶著的《中國民俗研究史》[32]對我國傳統民俗做了系統、深刻的分析研究。朱瑞希等所著的《遼宋金社會生活史》[33]對遼、宋、夏、金的社會生活面貌做了全面的展示。陳戍國著的《中國禮制史·宋遼夏金卷》[34]對這一時期幾個政權的各種禮儀制度做了論述。此外,陳顧遠《中國婚姻史》[35]、吳存浩《中國婚俗》[36]、彭林著的《中國古代禮儀文明》[37]、王煒民編著的《中國禮儀文化》[38]、鐘敬文《中國禮儀全書》[39]都是研究婚姻禮俗的重要資料。
二、相關的論文
研究宋遼夏金時期婚服、婚俗的論文并不是很多,主要研究服飾的有:賈璽增的博士論文《中國古代首服研究》[40]、殷冰瑤的碩士論文《探究中國歷代婚服上的民族元素》[41]、鄧雅的碩士論文《探究我國漢族女性婚禮服的演變和創新》[42]、王雪莉的碩士論文《宋代服飾制度研究》[43]。相關的有杉本正年著、樊一譯的《中國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44]、許星《中國古代民間婚禮儀俗中的著裝風俗初探》[45]、喬婷《宋代服飾特點的研究與探析》[46],陳熠鑫、韓麗東、郝云華的《淺談宋代服飾的民俗風格》[47]、謝檣《宋代女性詞中的妝飾民俗》[48],這幾篇論文多從民俗的角度分析宋代服飾的特點,對婚禮服飾提得不多,也沒有談到其禮制內涵。
對于婚禮進行專門研究的論文有:呂友人、王立軍所撰《宋代婚禮概述》[49]、于佐君《談婚姻禮服文化的變遷》[50]、《中國傳統婚禮習俗》[51]、甄進忠《中國古代婚禮淺論》[52]、彥斌《中國婚禮儀式史略》[53]、包福存《婚禮儀式研究綜述》[54]、李金玉《略論中國古代的婚禮》[55]、大勇《中國傳統婚慶禮俗與當代婚禮》[56]、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異》[57]、王啟發《禮義新探》[58]等等。
對于婚俗研究的主要有:王歌雅《中國古代聘娶婚姻形式略論》[59]、黃修明《中國古代“服禁”論》[60]、《中國各地婚俗》[61]、鮑宗豪《中國婚俗的文化意蘊》(1992年第5期)[62]、韓芳《中西傳統婚俗之比較》[63]、《中國特色婚俗》[64]、魯婷,陳娟娟《淺析中國“彩禮”婚俗存在原因》[65]。
對于少數民族服飾、禮儀進行研究的有:島田正郎、何天明《遼代契丹人的婚姻》[66]、黃莉《遼代婚姻綜述》[67]、楊富學與孟凡云《契丹媵婚制考略》[68]、夏宇旭及趙瑋彬《遼金契丹女真婚制婚俗之比較》[69]等論文,為我們研究遼國婚姻禮俗提供了資料。謝靜的《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服飾研究》[70]、孫昌盛所撰的《西夏服飾研究》[71]、石小英《西夏平民服飾淺談——以ДX.02822為中心》[72]、陳霞的《西夏服飾審美特征管窺》[73]等幾篇文章都在西夏服飾方面做了比較細致的研究。牛達生《從考古發現看唐宋文化對西夏的影響》[74]、艾紅玲《西夏禮儀制度考論》[75]等文章對西夏婚禮制度作了介紹。關于西夏服飾、禮儀方面的論文相對而言很缺乏,這方面的研究也很不足。研究金代服飾、禮儀的文章同樣比較缺乏,只見到俞超偉所寫的《填補金代服飾制度的空白》[76]這篇文章通過考古發現充實了金代服飾史料。此外還有王春蕾《試述金代女真族服飾及演變》[77]以及顧韻芬、高巖、李丹《金代女真族服飾文化的整合性發展》[78]等。這些文章雖然為我們在服飾、禮儀這一領域進行探索、挖掘提供了寶貴的資料,讓我們用以學習和借鑒,但是它們都沒有對婚禮服飾及其與禮儀、風俗之間的關系進行系統的研究,鑒于這方面的內容對于我們清晰地認識宋代的服飾文化、禮儀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我認為有必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元]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元]脫脫.遼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2.
[3][元]脫脫.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元]脫脫.西夏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8.
[5][宋]鄭樵.通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7.
[6][宋]朱熹.朱子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2009(1).
[8]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9]孫機.中國古輿服論叢[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0]陳茂同.中國歷代衣冠服飾志[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11]朱和平.中國服飾史稿[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12]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13]陳高華,徐吉軍.中國服飾通史[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5.
[14]周汛、高春明.中國古代服飾風俗[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
[15]黃能馥.中國服飾通史[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16]王民澤.中國古代服飾[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17]臧迎春.中國傳統服飾[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3.
[18]張書光.中國歷代服裝資料[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1990.
[19]王瑜.中國古代北方民族與蒙古族服飾[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20]王青煜.遼代服飾[M].沈陽:遼寧畫報出版社,2002.
[21]趙評春,遲本毅.金代服飾[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22]黃強.中國內衣史[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
[23]周汛,高春明.中國歷代婦女妝飾[M].北京:三聯書店,1988.
[24]孟輝.中國歷代女子服飾史稿[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25]周汛,高春明.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
[26]葉立誠.服飾美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
[27]蔡子諤.中國服飾美學史[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1.
[28]高春明.中國歷代服飾藝術[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
[29]蘭宇,祁嘉華.中國服飾美學思想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0]彭利云.宋代婚俗研究[M].天津: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
[31]胡志宏.宋代的婚姻和婦女生活[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32]王文寶.中國民俗研究史[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33]朱瑞希.遼宋金社會生活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34]陳戍國.中國禮制史·宋遼夏金卷[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5]陳顧遠.中國婚姻史[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
[36]吳存浩.中國婚俗[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
[37]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M].北京:中華書局,2004.
[38]王煒民.中國禮儀文化[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2.
[39]鐘敬文.中國禮儀全書[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40]賈璽增.中國古代首服研究[D].東華大學博士論文,2006.
[41]殷冰瑤.探究中國歷代婚服上的民族元素[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
[42]鄧雅.探究我國漢族女性婚禮服的演變和創新[D].江南大學碩士論文,2008.
[43]王雪莉.宋代服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6.
[44]杉本正年,樊一.中國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J].成都大學學報,1995(4).
[45]許星.中國古代民間婚禮儀俗中的著裝風俗初探[J].蘇州絲綢工學院學報,1998(6).
[46]喬婷.宋代服飾特點的研究與探析[J].山東紡織經濟,2010(10).
[47]陳熠鑫,韓麗東,郝云華.淺談宋代服飾的民俗風格[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
[48]謝檣.宋代女性詞中的妝飾民俗[J].時代文學,2009(2).
[49]呂友人,王立軍.宋代婚禮概述[J].殷都學刊,1991(4).
[50]于佐君.談婚姻禮服文化的變遷[J].紡織導報,2008(11).
[51]中國傳統婚禮習俗[J].現代語文,2007(4).
[52]甄進忠.中國古代婚禮淺論[J].中州大學學報,2005(2).
[53]彥斌.中國婚禮儀式史略[J].民俗研究,2000(2).
[54]包福存.婚禮儀式研究綜述[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07(4).
[55]李金玉.略論中國古代的婚禮[J].新鄉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5).
[56]大勇.中國傳統婚慶禮俗與當代婚禮[J].現代交際,2001(11).
[57]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異[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
[58]王啟發.禮義新探[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3).
[59]王歌雅.中國古代聘娶婚姻形式略論[J].求是學刊,1993(1).
[60]黃修明.中國古代“服禁”論[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 ,2006(1).
[61]中國各地婚俗[J].中國地名,2008(10).
[62]鮑宗豪.中國婚俗的文化意蘊[J].社會科學研究,1992(5).
[63]韓芳.中西傳統婚俗之比較[J].中國校外教育,2008(1).
[64]中國特色婚俗[J].中國地名,2008(10).
[65]魯婷,陳娟娟.淺析中國“彩禮”婚俗存在原因[J].傳承,2009(6).
[66]島田正郎,何天明.遼代契丹人的婚姻[J].蒙古學信息,2004(3).
[67]黃莉.遼代婚姻綜述[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2003(3期).
[68]楊富學,孟凡云.契丹媵婚制考略[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1(4).
[69]夏宇旭,趙瑋彬.遼金契丹女真婚制婚俗之比較[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7(3).
[70]謝靜.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服飾研究[J].藝術設計研究,2009(3).
[71]孫昌盛.西夏服飾研究[J].民族研究,2001(6).
[72]石小英.西夏平民服飾淺談——以ДX.02822為中心[J].寧夏社會科學,2007(3).
[73]陳霞.西夏服飾審美特征管窺[J].史學理論,2010(31).
[74]牛達生.從考古發現看唐宋文化對西夏的影響[J].考古與文物,2001(3).
[75]艾紅玲.西夏禮儀制度考論[J].寧夏社會科學,2009(1).
[76]俞超偉.填補金代服飾制度的空白[J].中國文物報,2001(8).
[77]王春蕾.試述金代女真族服飾及演變[J].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2002(4).
關鍵詞古代禮儀;教育;思想政治;德育;目標
1引言
中國古代禮儀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雖然現在逐漸演變成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工作,但是本質上相差不多,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類社會更加注重道德教化和對行為的約束,所以,從古至今都延續著中國古代禮儀教育理念和具體內容,目前的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的建立也是基于古代禮儀的理論基礎之上形成的,這就要求教育者需要根據古代禮儀文化進行對受教者的德育工作。古代禮儀注重“禮”的培養和教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按照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進行活動,只有在懂規矩的社會環境中才能夠有秩序地生產和發展,這也是經濟發展的要求和前提條件。從目前人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方式來看,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這說明對于人們的德育工作并不到位,即使每個人心中都擁有了道德底線,但這并不是基本的倫理倫常和行為準則,通過對古代禮儀內容的宣傳和教育,能夠使人們重新全面地認識禮儀文化和樹立行為的標尺,進而促進德育目標的實現,這也是目前教育事業最重要的工作。
2中國古代禮儀教育與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的內在聯系
2.1內容統一性
中國古代禮儀教育中的“禮”是人類社會、天地、自然的基本法則,是現代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規范,同時也是國家各項制度的基礎,為人們規定了合理的行為準則,這也是與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一致的體現,因此,中國古代禮儀教育與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具有在內容方面的統一性聯系。所謂統一性,是指二者表達的思想和價值取向一致,并且能夠相互融合和促進,共同傳達同一個目標或者同一個理念,古代禮儀教育通過一定的社會規范約束了人們的行為,對社會進行控制,形成穩定的社會秩序和道德規范,使人與人和人與社會之間的各種層面的關系以及義務和權利等都能夠擁有統一的準則和規范,這也是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的內容,同樣提倡受教的學生能夠學習和掌握這一系列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從而指導人們的思想和實踐的內容以及方向,所以,中國古代禮儀教育與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是統一的,并且共同塑造在人類社會中統一的倫理道德規范,使社會能夠更加秩序化和可控化。
2.2相輔相成和相互促進的內在聯系中國古代禮儀教育為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制定了標準的體系,同時奠定了理論基礎,使德育目標的樹立有一定的根據和基礎,證明思想政治課德育內容具有科學的內涵,并不是
憑空想象出來的空談理論,而是根據古代禮儀進行歸納和總結出來的德育資源,促進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德育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同時思想政治課的德育教學目標能夠進一步展現我國禮儀文化的內涵和魅力,促進中國古代禮儀之邦的美譽能夠廣泛地宣傳和感染更多的人們,使古代禮儀能夠不斷地傳承和發揚,將我國的文化發揚廣大。因此,中國古代禮儀教育與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之間是相輔相成和相互促進的,相互之間融合了道德規范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目標,形成統一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這不僅僅代表了古代文化的長久傳承,也體現了道德規范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應該學習和掌握的基本內容。
3中國古代禮儀教育對實現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的意義
3.1中國古代禮儀教育對實現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提供了借鑒
中國古代禮儀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在人們的社會交往過程特別重視禮儀文化,學習禮儀不僅僅是提高自身的素養,同時也是對禮儀文化的發揚和保護,古代禮儀的內涵也逐漸成為了現代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實現的可借鑒的重點內容。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的樹立學習了古代禮儀的基本價值取向,將大部分禮儀文化也作為德育的主要內容,不僅僅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古代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可取之處,同時也將古代的文化傳承下去,成為現代教學的理論基礎,通過對古代禮儀文化的剖析和研究,使學生能夠結合現實和個人來理解禮儀建立的好處和必要性?,F代社會要求每個人都需要知禮儀懂廉恥,這也是學生通過德育逐漸養成的規律和習慣,所以,現代的德育目標是基于古代禮儀教育之上的,通過古代文化的借鑒,實現古為今用的效果,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質教育都會產生良好的影響和效果。
3.2中國古代禮儀教育為實現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提供了保障
中國古代禮儀教育能夠長期穩定地傳承和發揚,并且在教育事業中一直以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這說明古代禮儀文化具有科學性和可利用性,能夠切實地使人們學習到良好的文化,提高整體的素質水平和道德修養,正是由于古代禮儀教育的重要價值,也為現代的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的樹立提供了保證,通過禮儀文化對人們思想和行為的不斷感染和修正,同時產生了較好的效果,使現代思想政治課德育工作也能夠順利地實施,并且在此基礎上添加時代因素和現實需求因素,更加符合人們的素質教育目標。如果沒有古代禮儀文化的存在,那么思想政治課德育資源的形成就會失去支持和保證,不僅僅不能夠使人們產生信任和依賴,同時從內容本身就缺少科學的依據和參照,這對于教育來說毫無可信度可言,所以,中國古代禮儀教育的顯著效果和傳承性為現代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的建立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推進目標的快速實現和廣泛地應用。
4運用中國古代禮儀教育實現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的踐行策略
4.1宣傳和弘揚中國古代禮儀文化,促進德育目標的實施
中國古代禮儀已經扎根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中,長期以來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無形中已經受到了影響和引導,這就是文化的巨大魅力和作用,但是,人們對于古代禮儀的全面了解和學習并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都停留在比較膚淺的層次上,所以,現代社會為了進一步將我國的古代文化發揚光大,需要大力地宣傳古代禮儀文化的內涵和作用,使人們能夠充分地理解文化,并且受到全面的啟發和督促,這樣對于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的實現就變得更加容易和快捷。因此,宣傳古代禮儀文化是為了使更多的人們理解和認可思想道德規范對現代生活的重要性,也能夠激發人們對文化的學習興趣和支持,從而更加促進德育目標的實現,只有人們能夠積極主動地響應德育工作,這樣所建立的德育目標就會比較容易實現。
4.2提高教師對古代禮儀文化的理解能力和與現實結合的能力
古代禮儀文化雖然長期以來都在不斷地傳承和發揚,但是對于禮儀的具體內容和標準界定并不是每個人都熟記于心的,對于教師也是如此,還擁有較大的上升空間,禮儀文化的復雜和繁多也為教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僅僅是掌握各種禮儀的概念和分類,同時需要重點研究禮儀存在的價值以及如何聯系實際進行教學,所以,老師的知識儲備和教學能力都需要不斷地提高和培養,知識是無窮的,禮儀文化的學習也是無止境的,教師作為傳道授業的主要工作者,其個人的能力也決定了學生的普遍學習水平,學校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和實際能力的培訓和提升,這樣才能夠更快地實現德育目標,使更多的學生感受到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將我國的禮儀文化和道德不斷地發揚和傳承。因此,教師的培養工作也是現階段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可以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對教師的能力進行定期地測評,形成獎罰分明的政策體系,對教師也能夠形成一種激勵和促進,同時學校應該提供更多的學習和培訓機會,增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識水平,從而能夠更好地將禮儀知識傳授給學生,促進我國禮儀文化的廣泛應用,也能夠提高人們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
4.3創建情境教學,形成禮儀文化的實際應用教學
中國古代禮儀教育可以模擬相關的禮儀內容進行現場演練教學,可以是行為表演,也可以是語言表達的演練,這些都是對固定的禮儀文化的動態表現,能夠充分發揮禮儀文化的實際應用效果,使學生體會到道德規范和高素質的重要性,這樣也能夠進一步促進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的實現?,F代的教學模式不斷更新和變化,增加了情境教學的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教學內容的探索性,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同樣進行古代禮儀文化的真實模擬,尤其注重學生的言行舉止的表現,教師根據實際的效果進行評價,并且糾正演練過程中學生出現的錯誤和給出合理的建議,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地體會禮儀文化的深刻內涵以及實際的應用,將理論切實地與實際相聯系,從而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德育目標能夠快速地實現,為現代學生創建了道德規范標準和行為約束,使人們能夠逐漸按照規矩和倫理道德進行活動。
5結論
中國古代禮儀文化是最主要的文化內容之一,它能夠代表一個國家的道德水平和整體的人民素質高度,是其他國家對其評價的標準,中國一直被稱為禮儀之邦,這說明從古代就開始注重禮儀的學習和使用,這也是我國能夠屹立于國際舞臺的重要原因,只有懂得禮儀道德和規矩的國家才值得尊重和信賴?,F階段對學生的教育主要集中于德育方面,通過充分發揮禮儀文化的巨大作用,也能夠進一步實現德育目標,所以,本文對于中國古代禮儀教育在思想政治課德育目標建立和實施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現實意義,也是現代社會長期堅持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的主要內容,為我國教育事業提供了前進的動力和新的發展方向。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和價值,也為未來的更多學者的研究創造了有利的方向和條件,從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能夠逐漸走向成熟和穩定。
參考文獻
[1]曲祖江.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的迷失及其對策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7.
[2]張麗.高中政治課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對策探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6.
[3]張曉麗.新時期思想政治課勤儉節約傳統美德教育的創新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
[4]黃成菊.從思想政治課的變遷看中學德育發展的方向[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2.
【關鍵詞】 儒學 教化理念 民眾生活 禮儀禮俗 以身體道
1.現代中國的文化意識,曾經歷過一個以反傳統為主潮的時期。近年來,人們逐漸注意到傳統的連續與創新對于中國現代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但我們所謂傳統的研究,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多關注在學理上?,F代儒學的研究,其理論框架源于西方;同時,這種研究又局限于學院化的知識性一極??梢哉f,它與民眾生活是完全隔離的。目前中國社會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是各種理論學說紛然雜陳,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卻是理論與生活的完全脫節。民眾生活的“無靠”和理論的“游談無根”,是中國當代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
一種文化理念,必與其民眾生活密切關聯。儒學注重現實,故于此點表現尤為突出。這種關聯,有其現實的載體,不單純是理論上的、學理上的事情。探討儒學與民眾生活相關聯的方式,有幾點比較重要:一是它與現實政治、國家權力運作的關系;二是它與傳統社會禮儀、禮俗的關系;三是經典的閱讀、研習傳統和“以身體道”群體的養成。反思一下儒學與民眾生活的關聯方式,對現實的文化建設,也許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2.我們先來談第一點。
在中國歷史上,確切地說,在漢代儒學成為官方意識形態以后,儒學與現實政治事務的關系很密切。儒學在歷史上曾有過其政治制度層面的存在。文化或教化的理念,與人的內在的精神生活直接相關,本是一種理想性的存在。而在這種制度化和意識形態化的儒學形式中,理想與現實發生了混淆,儒學的文化和教化理念被用來直接干預現實的政治和權力運作過程。這當然會產生不良的后果。這一點,和西方中世紀的情況有相似之處。其實,各個文明系統大都經歷過某種形式的“政教合一”階段。文化或教化理念這種關聯于現實的方式,是一種負面的方式。教化的理念與現實的政治權力運作必須解構,“政”與“教”必須解構。西方近代以來的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完成了這個任務,文化或教化理念由此擺脫了世俗政治權力運作對它的誤用,轉變為社會的、與人的內在精神生活相關的事務。中國自辛亥革命以后,儒學的文化和教化理念,亦發生了這樣一個與現實政治解構的過程,儒學逐漸失去了它與現實社會政治制度的依存關系。
人們對文化有各種不同的理解。但從其作用來講,文化有兩個方面的功能:分化與整合。人的存在首先表現為一個分化的過程。無論是從人類存在的整體還是就個體而言,分化不僅是一個文化存在的事實,同時,亦是文化或個體自身獲得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但這個分化,又必以整合為其基礎。從個體人格的完成到整個社會的存在,都必須內在地具有這個整合的基礎。這個整合的基礎,就表現為不同文化的價值或教化理念。文化的整合通過個體的精神教養來轉化人的實存并賦予其精神性的意義。天主、上帝、天道、天理——這些教化理念的確立所帶給人們的,只是某種內在精神氣質的轉變和生存意義的開顯,而不能是直接的實際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化理念本質上只是一個“虛”體,借用莊子的話說,就是“無用”。而正是這個“虛”和“無用”,才使教化理念具有為人的(處于分化狀態)現實存在賦值和奠基的作用。莊子論“道”,說無用才能成其“大用”,講的正是這個道理。歷史上所發生的“政”與“教”的混同,違反了文化或教化理念的本性。儒學與現實政治制度的解構,應該說是一個歷史的進步。
儒家在先秦,本為“百家”之一。當時的儒家,一方面具有一種積極入仕的精神,但同時也保持著一種對現實政治的獨立的意識。內圣外王,德位一體,在儒家,本是一種理想、一種超越性的價值理念;它與現實政治運作之間存在著一種間距和張力的關系。因此,儒家總是把這種理想性寄托于三代以上。這種間距和張力關系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先秦儒以“天”或“天道”為其至善的價值本原。它超越于任何現實的禮樂制度或政治體系之上,對后者賦予其存在的價值,成為現存禮樂制度之存在合理性的最終的尺度。第二,先秦儒的天人合一觀念,其核心是主張,至善的道德價值雖本原于天,但同時又內在于人。故為學必以“為己”、“內求”為要,循此所成就之德性人格實現,乃可由內在而上達天德,由是具有超越于現存政治體系的獨立的精神價值。這種德性成就,既屬于個體內在精神生命之事,同時對現實政治事務又具有批判的意義?!氨艘云涓?,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孟子·公孫丑下》)?!耙晕?,則子君也,我臣也,何敢與君友也!以德,則子事我者也,奚可以與我友!”(《孟子·萬章下》)先秦儒這種以德抗位、為天地立道的獨立精神,使之對理想與現實的區分具有明確的意識。在理想與現存政治之間保持一種間距和張力關系,這是先秦儒學的一個重要特點??鬃?、孟子在政治上都不能得志,而其所提出的文化理念,卻足以為萬世法,即是這一精神的很好體現。
因此,中國現代以來儒學與現實政治制度和權力運作的解構,為儒學的教化理念真正恢復其理想性和超越性價值本原的“虛”體之位,提供了一個契機。同時,我們亦須看到,它在儒學與社會生活關系方面所帶來的問題效應也是復雜和多方面的。這便涉及到前述儒學與社會生活關聯方式的后兩個方面。
3.下面我們來談第二點。
創自孔子的儒學,與西方哲學所具之純粹的理論興趣不同,首先它是直接關涉于生活的,其次它又以對世俗社會禮儀禮俗的反思以構成與社會生活相切互成的關系。這是儒家思想能夠成為中國文化的教化之本的原因所在。
《禮記·中庸》說:“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薄兑住ば蜇詡鳌氛f:“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義有所錯?!卑堰@兩段話做一下比較,可以看出,儒家所謂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與“禮義”的來源有著內在的相關性。任何具有教化意義的思想,都必然與一定的儀式、禮儀、風俗相關,才能切實地影響社會生活。宗教即是一個很明顯的例證。但一般宗教的儀式,在信眾群體、社會階層、地域范圍諸方面都有相當的局限性。而儒學所依據的禮儀,在中國社會,卻是一種最普遍化的形式。儒學之能成為中國幾千年文化教化的核心理念,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條件。
因此,孔子講“仁”的根源于孝悌親情,與其依據周代的禮樂文明以建立其思想的系統,在理論上是完全一致的。禮樂,直接關乎社會生活中人的行為和實踐。故從文化繼承和理論創造的角度來看,對禮樂文明的反思,更具有文化和教化意義上的重要性。在討論孔子的思想時,學者經常發生有關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還是“禮”的爭論。其實,說其核心是“仁”或是“禮”,都有所偏?!抖Y記·中庸》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倍Y有各種儀文形式和器服設施,它直接規定著人的行為。但禮不是外在的形式,禮的施設是“稱情而立文”(《禮記·三年問》),原出于人的內在情感生活。言“禮”,著重在行為、實踐的儀文形式方面;而“仁”,所體現的正是這儀文形式的精神內涵。二者不可一無。
先秦儒的形上學思想,見諸其“性與天道”的理論其實比較少,到宋明儒,在經典上尊崇《四書》和《易傳》,“性與天道”這一方面的理論建構始比較突出。先秦儒大量的思想資源,乃是出于對“禮”的人文化的義理詮釋?!墩撜Z》論仁,只是講到“忠恕”行仁之方。而《禮記》大量的是對“禮”的義理詮解?!抖Y記·昏義》說:“夫禮始于冠,本于昏,重于喪祭,尊于朝聘,和于射鄉,此禮之大體也?!边@些禮儀的內容,既表現了古人社會生活的樣式,亦體現了古人超越性價值實現的途徑與方式??梢哉f,它包涵了古人社會生活、情感生活、宗教生活的基本內容。
此種種禮儀,既是古代社會生活的形式表現,同時,又是一種文化的符號,它所涵藏的文化信息,具有持久性和歷史連續性的意義。古時禮儀,體現了古人宗教生活和終極性關懷與其現實生活的密切關聯。儒家對古代禮儀所做的詮釋,主要是從禮儀的情感生活方面揭示其精神的、人文的內涵?!抖Y記·禮器》說:“禮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兇事不詔,朝事以樂;醴酒之用,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鸞刀之貴;莞簟之安而稾鞂之設。是故先王之制禮也,必有主也,故可述而多學也?!薄抖Y記·祭義》記孔子論禮云:“圣人……筑為宮室,設為宗祧,以別親疏遠邇,教民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眾之服自此,故聽且速也?!薄抖Y記·郊特牲》說:“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边@里論禮,講“反本修古”、“反古復始”、“報本反始”,體現了一種重古、重情、尚質的精神。很顯然,這是以情文的統一和文質(文明與自然)的連續性來理解“禮”的內涵。這種對傳統宗教禮儀的詮釋,使古代的禮樂文明發生了一種理性或人文的轉變。[i]這里,我們要特別強調,儒家的詮釋,是立足于傳統禮儀而使之發生一種意義轉變和精神的升華,所以,保持傳統禮儀的完整性及其歷史因革的連續性,因任民眾生活樣態而提升之、點化之,成為儒家落實其教化理念的基本方式?!抖Y記·經解》說:“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薄抖Y記·樂記》亦論到禮樂的教化意義:“先王有大事必有禮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禮以樂之。哀樂之分皆以禮終。樂也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禮樂同源,皆本乎人的內在情感生活,故此所論樂的“移風易俗”功能,亦適用于“禮”。禮儀禮俗,為人之情感生活、社會生活的形式,故因任而踐行之,則可起到“移風易俗”,遷化人心于無形之效。
所以,儒家建立和落實其形上學與終極關懷,亦由因任傳統禮儀的“神道”形式,建基于對民眾生活的升華而成。古代傳統禮儀禮俗中喪祭、占筮等形式,體現了中國古人天人溝通和追溯存在本原的基本方式。儒家對古代宗教禮儀的人文轉變,所采取的不是“破裂性”的方式,而是在肯定傳統禮儀禮俗之因革連續性的前提下賦予其新的意義和價值,由此而切合和提升民眾的生活。儒家對傳統喪祭、占筮等禮儀形式所指向的神靈世界并不予以否定,而是通過一種新的詮釋賦予其一種理性的、人文的理解。因此,孔子一方面積極搜討、編輯、整理、刪修古代典籍,力圖修舊起廢,對當時已經“廢卻”的禮文進行重建;另一方面,又對之作出了新的理論的詮釋。在宗教性禮儀的詮釋方面,儒家所采取的方式可以《易·觀·彖傳》所說的“神道設教”一語來作概括。帛書《易傳·要篇》有一段記載,很典型地表現了孔子對傳統宗教的態度:“子贛曰:夫子亦信其筮乎?子曰:吾百占而七十當,唯周梁山之占也,亦必從其多者而已矣。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觀其德義耳也。幽贊而達乎數,明數而達乎德,又仁【守】者而義行之耳。贊而不達于數,則其為之巫;數而不達于德,則其為之史。史巫之筮,向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吾求其德而已,吾與史巫同涂而殊歸者也?!盵ii]孔子對卜筮的態度,與史、巫不同,其所關注者,在其心性義理和形上之道?!兑匪^“觀其德義”、“求其德而已”,與《系辭傳上》“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說卦傳》“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的說法完全一致??芍?,孔子并不否定卜筮、傳統宗教儀式對于民眾生活的意義?!兑住び^·彖傳》說:“圣人以神道設敎而天下服矣?!薄盾髯印ぬ煺摗芬嗾f:“卜筮然后決大事,非以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边@個“文之”的作用,就是在傳統的宗教性禮儀中,貫注一種“德義”或人文的、理性的精神,從而把它加以點化、升華。這就是所謂的“神道設教”。
這“君子之文”或“神道設教”,即表現了儒家教化理念與民眾生活兩個層面的相切互動的關系。而作為兩者相切互動之中介的,即是傳統的禮儀禮俗。割斷或脫離禮儀禮俗這個中介的哲學或理論,其實只能是一種抽象的語詞,難以具有教化的作用??梢钥吹?,儒家人文化、理性化的形上學,并非脫離社會生活歷史因革的一種寡頭理論或抽象化的語詞。因任而切合民眾生活之信仰,這是教化的前提。但因任不能是放任,沒有文化之超越層面或“君子之文”的點化、提升、澄汰和凝煉作用,百姓之“神”或卜筮就會因之而流為巫蠱邪道,墮入一片黑暗,而不能有“文”化意義的自覺和超越?!懊鲾刀_乎德”,既因之以“神道設教”,又導之以“察乎天地”的“君子之文”,這兩個方面的這種良性互動的關系,正是以儒學為核心價值理念的中國傳統文化能有兩千多年健康發展的主要原因所在。
4.現在我們來談第三點。
儒學通過歷史因革連續的傳統禮儀禮俗之不斷重建以行教化,這不僅表現于對民眾生活的人文自覺和價值引導與重構,而且體現于“以身體道”群體的塑成。所謂以身體道的群體,即一種文化價值理念的人格化的體現。這在各個不同的文化系統中都是必須的。這種“以身體道”群體的存在,乃以一種人格感召的形式實現著文化理念的教化之效。
儒家的心性之學,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尊德性”與“道問學”?!暗绬枌W”指理論的反思與講論,“尊德性”則注重于文化理念在人格上的落實與成就。儒家在這后一個方面有很多說明,《禮記·儒行》可以說是這個人格精神的最集中的表述?!白鸬滦浴迸c“道問學”,這兩個方面密不可分,其中尤以“尊德性”為其根本。
《論語·八佾》:“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笨鬃訛樽粉E三代禮制,曾到杞、宋二國,尋求其文、獻以證成之??鬃有奁鸲Y樂,不僅要征之以“文”,更要征之以“獻”?!矮I者賢也”?!矮I”即文化精神之人格化的現實體現。古人稱道賢哲,常有“古之遺愛”、“古之遺德”、“古之遺范”、“古之遺直”等感慨,其意亦指此傳統文明精神之活的肉身性的體現。
在西方,這個文化理念的“以身體道”者,當然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黑格爾在政治思想上崇尚君主立憲,就把國王理解為其理念的肉身化、自然化的體現。他說拿破侖是“騎在馬上的世界精神”,也是這個意思。但西方這個“以身體道”的群體,其核心卻是教會及其神職人員。
在中國古代,這個“體道之身”,則主要是士人或士大夫階層。這一方面與儒家重視禮儀的精神有關。儒家既注重禮儀教化的作用,同時又注重把對禮儀的內在精神的體證落實于個體人格的成就。由此,士人不僅要求自身行事的合禮或“不逾矩”,而且要努力達成“從心所欲”的內在精神自由。這樣,士人的最高成就既應具有“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聲為律,身為度”那種肉身即道的精神,亦同時具有誠、著、形、化的教化意義。另一方面,它又與儒學經典誦讀和研習傳承的傳統有關。在宗教的儀式中,神圣經典的誦習是教化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這和一般的哲學理論不同。中國古時教育,其目的要在教人立志成德、敦民化俗,而其內容,則以經典的研習和傳承為主。儒家的經典,既包涵哲理的系統,同時亦是當時知識分子經常誦讀、研習,以喚起人生及其超越性感悟的一種重要方式。所以,它是一種與人的生命實踐相關的學問。它的核心內容之被稱為“心性之學”,道理亦在于此。
5.綜上所述,儒家的思想,不僅是理論的,更是一種具有教化意義的文化理念。儒家思想所以能行其教化,成為中國文化兩千多年的價值核心和文化整合的基礎,要在于其能夠因任社會生活和民眾生活的樣態、形式而始終與之保持一種相切互成的關系。而社會生活、民眾生活也只有通過與它相契合的思想的反思、提升和點化,才能形成其健康發展的文化機制。
一種文化理念,不僅是某種思想和觀念形態的東西,它必有其活的生命載體。不過,文化理念與社會生活的關聯,不能采取政治權力運作的方式?,F代社會“政”與“教”的解構,是一種歷史的進步,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但是,我們要注意的一點是,儒學、儒家本非宗教,它不能象西方社會的宗教那樣,以寄寓于世俗社會之外的宗教組織和儀軌的方式,關聯于個體的心靈和內在精神生活,而達其教化之效。如前所述,傳統儒學的教化作用及其關聯于民眾社會生活者,主要依存于世俗社會的禮儀、禮俗;而傳統社會以經典傳習為主的教育系統,則使士人(知識階層)構成為儒學教化理念之“以身體道”的群體,這使儒學的教化理念與社會生活、民眾生活形成一種良性的、相切互動的關系,因而使中國兩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具有著一種自身創造轉化和發展的活力。但在中國現代社會,包括儒學在內的傳統思想研究,完全被納入西方式學院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教育體系,失卻了其切于身心的教化意義。而以經典誦習為內容,以立志成德、敦民化俗為目的的儒學教育,已喪失其寄身之所。與此同時,作為中國社會民眾生活樣態的傳統禮儀禮俗,亦在長期以來反傳統的意識形態性批判(來自左的和右的,典型的如文革中的大破“四舊”)中遭到嚴重的破壞,不再具有它在自然歷史因革連續性中承載完整文化信息的作用。這樣,在現代中國社會,儒學便失去了它與社會民眾生活之關聯的載體。
在相當一段時期內,我們的社會生活幾乎完全被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民眾社會生活并無獨立的存在空間。而在經濟逐步走向市場化,社會意識形態熱情已趨于淡化的“后革命”時代,社會、民眾生活的生存空間迅速擴大,已構成一個獨立的社會領域。故以往用以進行社會動員、資源整合、道德培養的政治意識形態方式,其能效亦漸趨弱化。同時,現行的原自于西方的種種理論學說,亦多因其無關乎社會生活的自說自話,“游談無根”,而處于被邊緣化的狀態。另一方面,社會生活、民眾生活又因缺乏與之相切合的文化理念的引導和自覺而趨于頹化和庸俗化。孟夫子說:“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倍盁o本”之水,“其涸也,可立而待也”。(見《孟子·離婁下》)中國現代文化之缺乏自我轉化和創造的活力,正與上述思想與生活兩歧所造成之“無本”的文化現狀有關。擺脫文化觀上的政治意識形態和功利態度,強調作為社會生活樣態的禮儀禮俗之文化歷史繼承和連續性,以重建文化理念與社會生活的關聯性,這應是中國當代文化建設的一個當務之急。在這一點上,傳統儒學之關聯于民眾生活的方式,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